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研究于2019年8月间在郑州龙子湖公园内选择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8个植物群落对其物种组成与冠层结构进行调查,对所选的植物群落8月上午11:00至11:30降温增湿效果以及人体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价;并于2019年9月至11月对秋季植物群落群落色彩进行调查与色彩评价,分析植物群落的景观配色方案和植物配置方式,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的8个样地中,种子植物种类共有35科61属70种,乔木有16科23属28种,灌木9科12属13种,草本及地被植物17科28属31种。物种丰富度平均值为12,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0.9297,优势度指数平均值为0.6281,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2331,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5252。郑州龙子湖公园植物群落整体指数均衡,物种分布较均匀,其中草本层物种丰富,但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不及乔木层,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均最低,植物种类较少,结构简单,配置单一。2.各样地8月份的叶面积指数范围为0.96-1.54,平均叶倾角为19.74~69.04。,光合有效辐射范围为170.32~805.19 μmol·m-2·s-1,各样地辐射透过系数范围为0.27~0.49;冠层结构特征与林下光环境特征密切相关,叶面积指数与辐射透过系数表现极强的负相关性(P<0.01),平均叶倾角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和辐射透过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光合有效辐射与辐射透过系数表现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叶面积指数越高,植物群落林下光环境越弱,草本型植物群落的光合有效辐射及辐射透过系数最高。3.郑州龙子湖公园植物群落对林下环境的降温增湿作用显著,各样地8月份上午11:00~11:30平均温度31.7 ℃,低于对照样地平均温度4.3℃,平均降温率9.84%;平均热指数35 ℃,低于对照样地平均热指数5.2℃:平均湿度45.2%,高于对照样地平均空气湿度11.5%,平均增湿率33.69%。各样地人体舒适度评价等级介于Ⅲ~Ⅴ之间,综合舒适度指数均低于对照样地,与乔草型和草坪型植物群落相比,乔灌草型植物群落舒适度较优,不同植物群落人体舒适度基本遵循乔灌草>乔草>草坪>硬质铺装的规律。4.植物群落秋季色彩构成量化分析表明郑州龙子湖公园秋季植物群落色彩丰富,主体色谱的色相值总体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常绿植物群落覆盖了绿色系、黄绿色系、黄色系,半常绿及落叶植物群落覆盖了黄绿色系、黄色系、红黄色系与红色系;植物群落总体呈现低彩度、中等明度的特征,色彩饱和度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变化范围在3%至40%,具有红色系和黄色系的植物群落饱和度较高,具有蓝绿色系的植物群落饱和度较低;植物群落色彩亮度在30%~65%范围内波动,色彩亮度范围适中;秋季植物群落主体色谱、选择性色谱色相由绿色系向红色系转变;主体色谱原色色块减少,平均面积占比减小;选择性色谱原色色块增多,平均面积占比减小;点缀性色谱丰富,覆盖色相环的十类色相。郑州龙子湖公园植物群落乔木层丰富度、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叶面积指数越高,林下光环境越弱,乔灌草型植物群落舒适度较优。以旱柳、珍珠梅、鸡树条、八宝景天等植物构成的群落舒适度最好,且多样性特征指数均较高;枇杷、平枝栒子、蓝羊茅的组合可以营造个性化的秋季植物群落,选用垂柳、楸树、元宝槭等黄色系和红色系的植物为主要乔木可以营造色彩鲜亮,观赏度高的植物群落。该结果为构建生态效益好、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群落组合方式提供参考,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