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脑卒中患者很难接受被动康复训练的问题,将运动想象脑-机接口(Motor Imager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MI-BCI)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进行融合的虚拟康复技术,逐渐成为一项很有潜力的康复训练方法,这种虚拟康复技术能够很好的增强患者康复的主动性与适应性。本文针对如何通过运动想象训练激活受损运动神经单元并恢复运动功能,设计了MI-B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脑卒中患者很难接受被动康复训练的问题,将运动想象脑-机接口(Motor Imager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MI-BCI)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进行融合的虚拟康复技术,逐渐成为一项很有潜力的康复训练方法,这种虚拟康复技术能够很好的增强患者康复的主动性与适应性。本文针对如何通过运动想象训练激活受损运动神经单元并恢复运动功能,设计了MI-BCI+VR康复训练系统和策略,通过不同模式的虚拟场景刺激受试者完成运动想象训练,分析受试者的大脑运动区能量变化和运动想象能力变化,进而优化康复训练系统和策略,自适应调整训练参数。首先,从脑电信号的产生、特征、采集方面入手,介绍了脑电信号的机理,以及脑电信号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方法。对比分析了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和线性判别分类器两种运动想象分类模型各自的优劣势,并进行了验证实验,最终选定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作为本文设计的虚拟康复系统的运动想象分类模型。其次,设计了MI-BCI+VR康复训练系统基本框架。针对康复训练要求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具有人机交互层、信号处理层、数据管理层三层结构的虚拟康复系统。以虚拟场景设计理论为基础对虚拟场景进行设计,使用不同工具实现虚拟场景的建模、搭建与优化。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部分的具体实现。然后,设计了MI-BCI+VR康复训练策略,主要包括多模式虚拟场景康复训练策略和多层次神经反馈训练策略,从康复训练及感官反馈角度出发,研究能够激活受试者大脑受损神经、增强受试者运动想象能力的康复训练策略。设计了大脑运动神经激活程度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系统场景及训练任务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最后,开展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训练场景刺激下受试者的脑地形图和运动想象识别率的变化情况,反映受试者的大脑能量和运动想象能力变化,验证本文所设计虚拟康复训练系统和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主料,添加凝胶剂、助凝剂及增塑剂,改变配方和工艺,研制高透明性HPMC空心胶囊。方法通过控制不同结冷胶用量、钾盐种类、添加剂和养胶温度、陈化时间、干燥方式及干燥温度等因素,优化高透明性HPMC植物胶囊的最适配方和制备工艺参数。结果制备高透明性HPMC植物胶囊的最佳配方和工艺为:HPMC 1 000份,结冷胶13份,枸橼酸钾10.5份,聚乙烯醇5份,枸橼酸三乙酯1
随着中国社会老年化问题日益显著以及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因脑卒中等疾病而导致肢体运动障碍,极大地增加了患者家庭的压力与社会医疗的负担。因此,如何准确的评估病人的康复效果以帮助康复医师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皮层和肌肉耦合(Cortico-Muscular Coupling,CMC)能够反映人体运动神经控制系统与肌肉在运动时的信息
目的 分析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采取中医辨证周期给药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期限为2019年6月—2020年5月,结合不同疗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其中对照组44例,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共44例,均接受中医辨证周期给药疗法,将两组临床疗效实施对比。结果采取不同的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进行对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明显(P
情绪影响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希望计算机可以具有识别人情绪的能力,从而理解并辅助人类工作。目前,情绪识别技术被广泛研究,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姿态识别、生理信号等进行情绪识别,前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受试者(被试)可能隐瞒自己的情绪。基于生理信号的情绪识别较客观,其中脑电因能直观反映人的情绪而备受广泛研究,外围生理信号则可以辅助脑电信号进行情绪识别以提高情绪识别性能。然而,采集情绪脑电数据的设备电
<正>在“双碳”目标下,企业若秉持长期主义发展方向,抓住绿色金融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将有助于企业长期价值的实现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为诸多规模以上的企业主动低碳转型提供了指导方向。笔者认为,在“双碳”目标下,企业的转型升级压力是明显的,但企业若秉持长期主义发展方向,抓住绿色金融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将有助于企业长期价值的实现。
情绪是人类智能的一种体现,随着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发展,利用脑电信号识别人类的情绪已成为生物信息识别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脑电情绪信号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持续的随机时间序列信号,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已不足以提取更为完善、丰富和具有高阶语义信息的脑电情绪特征。利用深度学习从原始脑电数据中自动提取纯数据驱动的脑电情绪特征,能够弥补传统手工特征提取的不足。因此,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同时融合脑电情绪
参与国际竞争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绕不开的议题。跨国经营活动可以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本文基于资源观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利用我国2014-2018年503家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检验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企业国际化程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
柔性电子器件由于其可以适应人体皮肤的形变,具有良好的环境匹配性,成为长期、实时电生理信号监测的研究热点。但多数柔性电生理信号传感器基底材料为高弹性的聚合物,会产生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废弃物,因此绿色可降解传感器件的开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思路。纸张具有价格低廉、天然多孔结构、可降解等优点,在环境友好型先进材料制备与功能器件开发领域存在巨大应用潜力。本文基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铅笔和复印纸,采用铅笔直写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的关注和需求越来越高,政府对企业生产安全要求越来越严。N公司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节能环保型冰箱压缩机生产企业,备受当地政府及周边百姓关注,做好企业压缩机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但近些年,N公司压缩机生产安全绩效始终不能达标,工伤事故数量居高不下。同时随着国家安全相关法制的逐渐健全,对于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处理、追责愈发严格
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信号是脑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大脑各个脑区间互相传输,以实现大脑内部的信息交互。EEG是一种可塑性较强的生理信号,不同的外部刺激可以诱发EEG产生不同的改变,进而在EEG与人类生理间建立相应的映射关系,通过对EEG的解译探究人类生理上的变化。目前EEG对外部刺激响应改变的研究通常只针对某一种特定任务,例如视觉刺激训练、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