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中央政策的支持、推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成为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所谓“省直管县”体制,是指对县域的管理由原先的市管转变为省直管,这一改革牵涉到省级、市级、县级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重塑,将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纵向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海南在这一体制改革上走在全国的前列,许多改革举措开创了全国的先河,在省内外获得了热烈回应和广泛关注,人们将其称之为“海南模式”。1988年海南成为独立的一级省级政权之初,就没有照搬其他省份的“市管县”管理体制,独创性地在全省范围内确立了省直接管理县的行政体制,历经20多年的改革实践,“省直管县”体制在海南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实践证明,“省直管县”行政体制减少了政府纵向层级、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激活县域经济的活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及转变了政府职能。海南实行这一体制是有着明显的国际、国内以及区域优势的,因此,本文首先对海南实行“省直管县”行政体制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接着用历史回顾法和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了海南“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历程—体制的确立、推行以及深化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和实地走访等方式获取的数据资料,总结海南体制改革已收到的成效、还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为未来的改革者和其他省份的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本文主要的研究特点是:第一,数据资料充足,本文在撰写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实地走访、发放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较为充足、真实可信;第二,对策措施的实践性较强,本文针对海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存在的不足提出的相关建议是经实地调研和向大量专家请教后得出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