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小企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地位,并日益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既有自身的优势,又存在与生俱来的缺陷,而中小企业要参与国际化竞争必须扬长避短。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中小企业经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实力不断壮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中小企业异军突起,成为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折不扣地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些年来的腾飞与中小企业的涌现密不可分,但是由于中国中小企业的独特性,政府必须给予其特有的政策优惠。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期良好,中小企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在这种可喜的大好形势下,对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不仅有必要,更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多的利润而突破国界向外发展业务,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从而实现产品交换国际化、生产过程国际化、信息传播与利用国际化以及企业组织形态国际化的过程。在这种前提下,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战略,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相应的服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态、多方位地协助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全方位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具体地讲,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政策以及相关的条例、规定、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在战略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国家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