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是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的分类、任职资格条件、职务评聘程序等的一系列制度。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实行三十年来,已随着形势的变化在职务系列、任职条件、评审程序等方面发生诸多变革。当前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合二为一,并增设正高级职务,形成新的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本研究以上海市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全面分析原有旧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存在的问题,考察新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试行的效果,梳理、总结新制度试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完善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为有关部门执行相关政策提供有效的建议。我国旧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存在如下问题:中学职务、小学职务各自成一个体系,不利于管理;职务等级台阶太大,设计不够细化;职务制度最高等级设置不合理,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幼儿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认同不够;中高级职务比例偏低,影响教师的职务晋升;教师聘任后科学化的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等。国家实施新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希望更好地体现尊师重教;促进中小学教师的流动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后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聘任更趋合理;与新的职务系列配套的工资制度更具激励力;新的教师职务系列对人事档案管理产生积极影响。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务新制度,规定了适用对象、职务系列和技术岗位等级的划分、任职资格条件及评审程序、职务比例结构及技术职务聘任、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新旧技术职务过渡等方面的内容。上海市新教师职务制度的试行,统一了中小学教师职务,增设了正高级教师职务。新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的试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指标限制职务晋升的名额、不同学科的分布失衡、学校专业引领的力度有待加强、教师的整体待遇还需不断提高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研究中小学教师职务比例统筹调节管理的宏观模式,提高教师待遇水平,评价上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