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离子芥蔗糖转移酶基因CB7399克隆及生理学功能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山离子芥(拉丁名:Chorispora bungeana)是一种高海拔冰缘地带的多年生十字花科植物,它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与普通十字花科植物不同的生理和生长特征。例如:特殊的形态解剖学特征、异于低海拔植物的抗冻机制等。本研究着眼于这些独特的生理现象,克隆了与拟南芥蔗糖转移酶基因AtSUT4基因同源的CB7399的全长cDNA序列,证实了该基因冷胁迫下表达量显著升高;并通过在拟南芥中超表达该基因,揭示了蔗糖转移酶基因CB7399的部分生理学功能,为该基因在高山离子芥独特的生理适应效应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通过RACE方法,获得了高山离子芥蔗糖转移酶基因CB7399的全长cDNA序列共1557bp,并通过在NCBI网站上序列对比发现其与拟南芥AtSUT4基因同源;利用SigalIP 3.0预测显示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无信号肽序列;TMHMM2.0和Phyre2在线工具预测都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12个跨膜结构域。(2)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了高山离子芥CB7399基因在冷胁迫条件下表达量显著升高,然而拟南芥AtSUT4在冷胁迫条件下表达量基本保持不变。(3) 利用Gateway系统获得了CB7399基因三个超表达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Earlygate101-CB7399、pEarlygate104-CB7399、 pEarlygate100-CB7399。并导入到根癌农杆菌GV3101菌株中,花序浸染法浸染拟南芥生态型Col,并通过筛选分别获取了5个pEarlygate101-CB7399、7个pEarlygate104-CB7399、4个pEarlygate100-CB7399line的T3代纯合转基因株系。(4)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pEarlygate101-CB7399、pEarlygate104CB7399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发现,无论在该基因的N端还是C端连接标签YFP,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均定位于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上。(5) RT-PCR鉴定pEarlygate104:-CB7399不同Line转基因株系CB7399基因表达量,并挑选了Line3、Line、Line10三个表达量有差异的pEarly gate104-CB7399转基因株系,分别测定了叶片糖含量和在冷胁迫条件下的电导率,结果显示这三个Line转基因植株叶片中蔗糖和果糖含量都较Col低;另外冷胁迫下无论冷驯化(CA)还是非冷驯化(NCA) pE-arlygate104:-CB7399转基因植株叶片LT50都要稍高于Col,尤其是表达量较高的L10表现得更为突出;无论含1%蔗糖还是无蔗糖的1/2MS培养基上,添加150mM、200mM NaCl条件下pEarlygate104-CB7399转基因植株的生长情况都较Col旺盛,种子萌发率比Col高,根长稍长于Col。(6)为了分析超表达CB7399基因与AtSUT4基因在拟南芥中所引起的生理变化的差异,我们构建了AtSUT4的两个超表达载体:pEarlygate101-AtSUT4, pEarlygate100-AtSUT4。并分别获得了5个、3个纯合体的超表达转基因株系。RT-PCR检测显示pEarlygate100-CB7399、pEarlygate 100-AtSUT4转基因植株不同Line表达量基本一致,转基因叶片蔗糖含量都有下降,而不同的是pEarlygate100-CB7399转基因植株叶片果糖也有下降。LT50测定显示两者的转基因植株都较Col稍高。(7)暗培养观察pEarlygate100-CB7399、pEarlygate100-AtSUT4转基因植株下胚轴和根发现比Col稍短,以及土培观察发现pEarlygate100-CB7399转基因植株L1、L10和pEarlygate100-AtSUT4L3叶片有不同程度的翻转现象。本研究我们克隆得到的蔗糖转移酶基因CB7399基因属于GroupⅣ型的SUTs,它定位于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上,参与植物体蔗糖的转运和胁迫响应。另外本文通过异源表达的方式对正常环境条件下无法生长或发育的物种进行研究,来间接的揭示这些物种中相关基因的编码的蛋白功能,为这些物种中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公募基金可以发行FOF产品的新政出炉,FOF基金在我国的发展也将蒸蒸日上。而对FOF基金而言,资产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Black-Litterman模型提出了 FOF基
图论是一门近些年飞速发展的数学学科,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1736年欧拉发表了图论的首篇文章解决了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从19世纪中叶开始,图论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本文研究一类具非线性记忆的非线性阻尼波方程全局吸引子的存在性,采用新的先验估计证明解半群S(t)是渐近紧的,从而证明该方程带有Dirichlet边界条件在H=H01(Ω)×L2(Ω)中吸
磷脂酶A1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一类水解酶,水解磷脂生成溶血磷脂和自由脂肪酸,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在植物脱胶、食品行业、制药行业等等。粘质沙雷氏菌中磷脂酶A1中还
在标准模型中,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是量子色动力学(QCD),它是非阿贝尔规范理论。由于胶子间的自相互作用,量子色动力学远比量子电动力学复杂。在高能区,因为跑动耦合常数比
自旋整流,即通过铁磁体内部局域自旋的进动将动态电流转化为直流电信号,是目前铁磁共振直流电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系统地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单层铁磁金属材料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会给出关于一类有特定形式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解的一些讨论,其形式此类倒向随机微分方程不满足一般的Lipsch
前期研究发现大豆慢生型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中一处染色体位点(BjG30)在添加大豆异黄酮物质(genistein)诱导后呈特异性表达,而且BjG30位点上多重耐药外排泵基因bl
数值逼近是现代数值分析的基本组成部分,而根据信号的采样{f(xj)}重建f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值逼近问题。但是根据选取的逼近模式不同,例如紧支撑生成函数B样条(框架),FFT(标准正
目的:根据“和络泄浊法”的理论基础,观察应用和肾络颗粒对非透析CKD-MB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求和络泄浊法治疗CKD-MBD的作用机制、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CKD4-5期)的CKD-MB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和肾络颗粒,两组患者均服用3个疗程(12个周),记录并分析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