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联盟知识管理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企业的诸多生产要素中知识的作用逐渐超过了其它要素(如: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和资本)的作用,而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也从原来有形的物质形态转向无形的知识形态,知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中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面对复杂且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企业仅凭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已经难以把握快速的市场机遇、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他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企业外部,关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供应链联盟作为企业内外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已成为21世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模式之一。供应链联盟体现了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战略资源整合的思想,联盟成员企业在各自的关键成功因素——供应链的核心知识环节上展开合作,建立组织间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就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论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供应链及供应链联盟知识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对供应链联盟的知识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内容有:(1)供应链联盟知识管理内涵的界定。供应链联盟知识管理是对供应链联盟中成员企业内部和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资源的管理,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的方法,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的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过程,为了改善和提高整个供应链联盟的创新能力,增强供应链联盟的整体效益。(2)供应链联盟的形成动因及内在机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供应链联盟形成的动因以及影响联盟内企业间利益分配和协作关系的内在机理,明确跨组织知识管理对有效实施供应链联盟管理和提升供应链联盟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3)供应链联盟跨组织知识管理的过程研究。通过研究找出知识管理与供应链联盟管理的耦合机理,构建知识获取、知识挖掘、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创新、知识保护的过程结构。(4)供应链联盟跨组织知识管理平台的构建。构建供应链联盟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在Intranet/Extranet/Internet环境下,基于Web的知识管理平台具有四层体系结构:门户访问层、应用服务层、数据交换层、资源分布层。包括知识门户、数据挖掘、知识仓库、知识地图、知识社区等关键技术。(5)供应链联盟跨组织知识管理的规划和实施。通过软系统方法论的指导,明确供应链联盟知识管理的目标,为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联盟的知识需求、构建系统模型、制定方案与实施、评估与改进。为供应链联盟的知识管理实施提供了一套综合系统方法。(6)供应链联盟知识管理的评价。分析了评价供应链联盟知识管理绩效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利润比率、顾客价值、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的共享与传播能力、知识的运用水平)、知识的存量水平、知识管理平台、供应链联盟知识交流水平,26个二级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7)案例分析。以XJPC作为具体知识管理实施案例进行研究,XJPC是以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销售等业务为核心业务的供应链联盟,用论文中总结的综合系统方法对其实施过程进行了描述,通过实证与应用研究,力求实现整个研究过程的完整与统一,并且对探索性的研究有着实证意义上的贡献。
其他文献
今天是8月7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也是我国农历的七月初七,传统的"七夕节",同时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这一切使今天显得与众不同.……
期刊
背景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50万新发病例,约占癌症新发病例的5%,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宫颈癌,且有年轻化趋势。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量变
“读书月”过去了,但读书热依然持续。读书带给了我很多改变,不仅有学习上的改变,还有生活上的改变。……
期刊
【正】从发现问题开始就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在深入工作的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情节,发现问题马上快速回应,及时解决。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龙年伊始,人们翘首企盼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隆重发布。作为《乡村科技》杂志的编辑,看到今年一号文件
冰荷载是寒冷区域水工和海洋结构物设计的控制荷载之一,也是冰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冰参数之一,其中冰的单轴压缩强度则是冰荷载计算的关键参数。但由于冰是一种受水文、气象等地
“课堂生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思维,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或外部条件突变情况下教师课前无法预测的一种课堂现象。那么教师如何关注课堂生成,灵活及时处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