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原因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50万新发病例,约占癌症新发病例的5%,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宫颈癌,且有年轻化趋势。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一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早期浸润癌—宫颈癌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0年时间。由此得知: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宫颈癌筛查我们可以发现癌前病变,早干预、早治疗,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宫颈癌的死亡率已明显降低,而且我们能够发现越来越多的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因此对CIN的治疗就成为一个热点。宫颈病变的发生有年轻化趋势,因此保留生育能力的治疗就成为CIN的治疗原则,宫颈锥切术(包括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随着宫颈锥切术的广泛应用,发现部分CIN锥切术后仍存在切缘残留阳性病变或病理级别升高现象,因而临床面临术后如何有效随访及是否需要再次手术的问题。预测CIN宫颈锥切术后残存病变的发生或复发对患者和医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国内相关报道较少,多是对于宫颈术后残存病变的描述性研究,国外相关研究也多集中在根据宫颈锥切切缘状态判断残存病变对病变残存或复发进行预测。有关宫颈病变级别是否与LEEP术后病变残留的相关性研究目前尚存在争议。已有研究数据显示:148例因Ia期宫颈鳞癌和CIN3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或LEEP切缘阳性而行二次手术,发现LEEP术后病变残留可能与病变程度有关。NateeJ等人对冷刀锥切或者LEEP治疗后的120例CIN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研究发现残留病灶的发生率为38.3%(46/120),认为锥切术后腺体浸润、病理结果和间质浸润并不是锥切后病灶残留的独立高危因素。本研究通过对40例CIN行LEEP后再行子宫切除术进行研究,对比LEEP术后病理与子宫病理,了解LEEP术后病变残留与宫颈病变级别是否相关。同时对85例CIN行LEEP治疗患者进行随访,探讨LEEP术后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目的1.对LEEP术后宫颈病理与同期行子宫切除术后残留子宫病理进行比较,证实宫颈病变级别与LEEP术后病变残留是否相关。2.对LEEP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探讨LEEP术后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方法1.收集2009年9月—2011年10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LEEP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共收集资料完整并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12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LEEP组(A组)85例,LEEP后行子宫切除术组(B组)40例。2.A组患者术后定期复查TCT和HPV,若出现①高危型HPV阳性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②TCI>ASCUS。给予阴道镜下活检,以证实是否存在病变残留或复发。若组织学证实仍存在CIN,则诊断为病变残留或复发。术后半年内细胞学异常且有组织学证实的病变为残留;术后半年内细胞学检查阴性,半年后才发生的经组织学证实的病变为复发。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检验前均进行正态分析和方差齐性分析,检验水平为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与LEEP病理比较阴道镜活检病理与LEEP病理比较结果:总符合93例,占74.4%。CIN1、CIN2、CIN3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5.0%、55.6%和84.0%。三组分别进行两两卡方检验CIN1组与CIN2组比较:χ2=0.47,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N1组与CIN3组比较:χ2=5.07,P<0.0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2组与CIN3组比较:χ2=12.86,P<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3组阴道镜活检与LEEP病理符合率明显高于C1N1组和CIN2组。2两组病人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年龄比较A组LEEP术后病理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例数分别为:4例、15例、18例、48例,宫颈低度病变(慢性宫颈炎及CIN1)19例(22.35%),宫颈高度病变(CIN2及CIN3)66例(77.65%)。B组LEEP术后病理CIN1、CIN2、CIN3(包括原位癌)、微小浸润癌例数分别为7例、11例、21例、1例,宫颈低度病变7例(1.75%),宫颈高度病变共33例(82.5%)。经卡方检验,χ2=4.86,P<0.05。A组病人病变级别比B组病人低。A组平均年龄(42.4士7.9)岁,B组平均年龄(48.7±8.1)岁。t检验比较两组年龄,t=4.25,P=0.000。A组平均年龄小于B组。A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小,部分尚未生育,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故LEEP术后未再进行子宫切除,只给予术后随访。另外,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多数为轻、中度CIN,大部分病变会消退或逆转,因此选择LEEP治疗是恰当的。B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都已完成生育,LEEP术后病理多数为宫颈高度病变,其中1例为微小浸润癌。部分患者是由于伴有其它妇科疾病,如多发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子宫腺肌症等。3LEEP病理与子宫切除病理比较LEEP术后再行子宫切除40例,LEEP常规病理与子宫病理完全符合者39例,1例LEEP病理为CIN3累腺,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发现有微小浸涧,病变级别升高。4LEEP术后再行子宫切除术后病变残留情况3例LEEP术后再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内发现有残留病变,总残留率为7.5%(3/40)。其中1例为微小浸润癌,1例残留病变为CIN3,1例残留病变为CINI。37例未发现有病变残留。锥切后病变级别高者,术后病变残留显著升高,在CIN1-2、CIN3及MIC组病变残留发生率分别为0(0/18),9.52%(2/21)和100%(1/1)。从残留率分析,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病变残留发生率增高。5LEEP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85例患者行锥切术,腺体累及者26例(30.58%),复发组腺体累及者14例(60.9%),未复发组腺体累及者12(19.4%),腺体累及情况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相比,经卡方检验,χ2=13.62,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参考Jeong-YeolPark等的研究分类并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将患者分为RLU/PC≥500和RLU/PC<500两类。RLU/PC≥500的27例,RLU/PC<500的58例。复发组RLU/PC≥500有18例(78.3%),未复发组RLU/PC≥500有9例(14.5%)。RLU/PC≥500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相比,卡方检验得χ2=31.45,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LEEP术后病变残留发生率随着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2.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后,需密切随访。锥切前RLU/PC≥500以及腺体受累是病变复发的高危因素。
其他文献
语文不仅是一门人文学科,还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其美丽的倩影出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打基础的阶段,学好小学语文至
辅导员在工作中,由于管理事务和管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随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初次遇到并且非常棘手的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沉着冷静、讲究方法、全方位考虑后作出
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既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在人格方面的自我塑造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
针对废热锅炉拉撑平管板的结构特点,对拉撑平管板与换热管连接部分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按照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的规定
今天是8月7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也是我国农历的七月初七,传统的"七夕节",同时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这一切使今天显得与众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