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heng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围绕着我国是否有必要对出口信用保险进行法律构建以及如何进行法律构建的问题展开论述。 论文第一部分从出口信用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入手,对出口信用傈险的基本概念、性质、特征和分类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一般认为:出口信用保险(Export Credit Insurance)是指一国政府设立出口信用机构或授权、委托特定的金融保险部门根据一国的相关法规和其内部的运作规范与本国出口商订立保险合同。 论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国际贸易风险与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演变,通过信用风险防范的市场化工具的比较和出口信用保险的独特优势分析,论述了出口信用保险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文第三部分通过运用比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些出口信用保险较为发达的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进行比较,比较主要是集中在各国的立法发展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运作模式、业务范围这两个方面的法律规定上。同时,还分析了国际上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一些新发展,如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机构由政策性、国有性向商业化、私有化发展;监管机构由单一部门向多部门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社会影响及人权维护等因素纳入承保项目审核考查范围等。对未来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我国出口信用险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第四部分,对我国建立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进行研究,介绍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立法现状,为我国是否应该对出口信用保险进行法律构建提供依据。 论文在第五部分探讨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构建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这些具体问题主要包括模式选择、立法思路、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笔者从法律构建的角度分别对他们进行了定位,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诉讼、产品质量纠纷等现代新型民事纠纷的大量涌现,证明妨碍现象在司法实践中频繁发生。我国对证明妨碍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证明妨碍的法律规定较为粗疏,无法有效应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普及与发展,我国的网络用户数量越发增多,网络已经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无可或缺。而网络虚拟财产正是互联网普及和平民化的产物。网络虚拟财产中包含了
集团犯罪是共同犯罪中影响范围最广,社会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犯罪形式,因此历来是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打击的重点。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作为犯罪集团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