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2001年年初,提出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自此,中国的机构投资者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机构投资者作为公司股东中的重要一员,在公司治理中和资本市场上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而且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极为迅速,经营范围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张,经营效益也不断增长,加之银行业的特殊风险,所以改善银行的治理结构,监督高层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提高银行整体经营绩效水平,成为现阶段机构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机构投资者聚集资金的能力很强,规模较大,投资范围较广泛,所以拥有的大量资金可以在各行业的公司中持有股票,尤其是对银行股持股比例较高,而且也由于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的肯定,关注长期收益,所以就会促使机构投资者参与到银行治理中去,帮助银行做决策,改进管理中的问题,使银行经营绩效得到很大的提升。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有证券投资基金、QFII、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五大类。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对银行进行投资时,会有不同的作用表现。本文首先在广泛阅读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对机构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阐述;其次,以2003年~2012年的上市16家商业银行为样本,以多指标评价法和基于topsis法改进的DEA模型测度的总经营绩效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了不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发现,在五大机构投资者中,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在银行股中持股比例较高,且与银行绩效相关性方面都较为显著且成正相关性,其中,证券投资基金影响最为显著,QFII次之,说明两者在证券投资市场上还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真正对银行的绩效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再次,根据计量结果得到: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三种机构投资者在银行中持股比例很小,而且与银行绩效相关性方面都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这三类机构投资者目前在商业银行治理中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能对其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应大力引进证券投资基金和合格境外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并使其真正参与到银行的公司治理中,以积极股东的身份监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决策,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的结论。
其他文献
每五年,指导一段时期内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发布时,总是会引起行业大众及普通民众的关注热潮.2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
汇率浮动是各国主要干预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既是各国或各地区经济危机之后的首选货币政策,也是保持经济稳定的关键要素。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认为面临经济危机,汇率浮动是重新快
新课标倡导: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总结规律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探
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产品,期权的定价问题是金融数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期权定价通常都是假设金融市场是无套利、均衡、完备的,然而这往往无法解释真实的金融市场,使其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现行的以美元、欧元等少数几种货币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本币不是关键货币的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货币错配
文明礼仪是传承祖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底中国国内已经拥有44万多家外资企业,利用外资金额稳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在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同
CDaR,即条件风险跌幅量,是以CVaR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将CVaR与跌幅函数结合起来的风险度量方法,即对于预先给定的置信度α, CDaR为投资组合跌幅函数的分布中最坏的(1-α)
近年来,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政府通过加快建设廉租房这一举措来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受到“热捧”,尤其是2009年住建部《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出台后,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