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个体生存状态——论伊迪丝·华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迪丝·华顿是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主要以美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状况为背景,描绘各阶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选择。本文主要以《伊坦·弗洛美》、《欢乐之家》、《纯真年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以乡村和纽约为代表的美国社会中各阶层个体的生存状态,来展现在社会转型期间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追求,进而揭示在追求自我和自由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现实困境和精神困境。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经历了从缺乏自我意识的生存者,到自我意识觉醒的挣扎者,再到追求自我意识的反抗者的过程,展现了女性在新旧社会交替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她们在传统习俗的束缚下或沉沦,或挣扎,或反抗。男性则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在社会变迁背景下展露自己内心深处的自我选择。男女主人公的悲剧结局预示了不同个体在传统习俗和新兴社会规则之间的挣扎,这也反映出作者自身对于老纽约传统和新兴资产阶级社会规则之间的认同危机,暗示了美国传统自由精神的被改变。  本篇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作家与作品,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并提出本文的选题及选题依据。第一章以《伊坦弗洛美》《欢乐之家》《纯真年代》三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为主,探讨了他们在各自所处的不同生活环境中情感追求的艰难历程,尽管她们各自的人生结局不同,但她们都共同反映出女性探寻自我生命意义的精神追求和现实努力。第二章探讨了三部小说中的男性人物,他们在社会转型中在面对婚姻、爱情、金钱问题时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第三章探讨了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个体在传统社会习俗困境当中的生存状态。结论部分主要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和梳理。  在伊迪斯·华顿创作的三部小说中,它们从不同侧面真实再现了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图景,集中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变革中的生存状态,他们自身的力量都无法与强大的社会现实作斗争,同时又不能完全摆脱传统习俗的束缚,在挣扎中归于失败。虽然作家本人并不十分清楚未来的个体解放之路究竟会通向哪里,但是她真诚地期待任何为自由而努力奋斗的个体都能在这一变动过程中找到更好的精神及现实出路。
其他文献
本文对走马楼吴简用字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二十世纪以来简牍的发现与研究。通过回顾二十世纪以来古代简牍发现与研究的情况,详细介绍了目前走马楼吴简的发
本文讨论的主要论题是迦达默尔的文本观.迦达默尔从理解的存在论性质出发,把文本置入了动态的历史生成之中,随着历史自身无限循环往复的延展与生成,文本的意义也就具备了无限
在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重要。通过媒体新闻向其它国家宣传和介绍本国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
鄂伦春族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一带,那里世代居住着以狩猎为生的勇敢鄂伦春。现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约有6900人。鄂伦春族虽人口少,但是在长期的生活、风俗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