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与共。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的这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中国共产党人这一朴素认识揭示了改革开放的世界历史逻辑——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角度出发,改革开放不是游离于世界之外的孤家寡人,而是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共赢。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真正开眼看世界,是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它在中国发展历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始终是社会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对改革开放问题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表现。当前学术界对改革开放问题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世界成为一个开放的世界,掌握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与世界密切结合是改革开放实践的最初发展指南;二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中国被纳入世界体系,成为其发展的一部分,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必须科学处理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关系问题。这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皆反映出世界历史发展与改革开放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本问题和改革开放基本问题的分析,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逻辑是以资本为核心,生产力和普遍交往为依托,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同时,马克思基于世界历史理论东方道路的阐述更是中国寻求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改革开放的基本问题,主要围绕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两个问题展开,邓小平认为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不可能忽视中国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习近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全球化是不可逆的大趋势,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机遇和贡献者。以对世界历史理论和改革开放基本问题的阐述为基础,本文对改革开放的世界历史逻辑进行解析,以此审查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新局势和新发展,可发现,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之新变局,改革开放的世界历史逻辑的核心内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路径,更彰显了中国是如何主动参与到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伴随着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角色转变。过去的中国人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认为中国就是世界,即“中国之世界”。实践证明,过去王朝帝国的中国世界观是走不通的,近代史的发展就是鲜活的例子。因此,中国需要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出发理解世界,从而为中国处理国际问题,寻求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奠定基础。就中国看世界的角度而言,1840年前我们是俯视,1840年后变成了仰视,五四以后仰视角最大,至到现在仰视角逐渐变小,直到以平视的眼光看待世界。把中国看成世界组成部分而形成的理性中国世界观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说的“世界之中国”,因此,改革开放的世界历史逻辑的逻辑旨归则是从“中国的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这不仅展现出中国从被动参与全球治理到主动引领全球治理的角色变化,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联系更是这一逻辑的具体彰显。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从世界看国家,而不是从国家看世界,既要防止西方中心论,也要避免中国中心论,从人类的心智进步来讲,排斥他人的“自我中心论”都要抑制和克服,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要放下各种“中心论“说法才能构造一个完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后,本文对改革开放的世界历史逻辑的当代价值进行阐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无论是世界发展还是中国发展都在多方面强调改革开放的世界历史逻辑重要性。对世界而言,对改革开放世界历史逻辑的全面认识有助于经济发展以及新型国家秩序的建立。对中国而言,当西方越发以一种充满敌意的眼光看待中国时,中国应该用一种怎样的眼光和态度去审视如今这个波涛汹涌的世界是改革开放的世界历史逻辑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