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知识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是科技与经济双向互动的重要一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使科学技术知识有效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的支持科学研究工作,形成良性互动。然而现实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种种制约,不可忽略的一项便是融资难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信用担保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一种尝试应运而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的梳理和总结,结合我国科技中小企业担保实务中的案例,总结出我国常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的三种模式。分别对应每一种模式都进行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行业状况、企业概况、产品和特色入手,着重分析了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根据案例总结出每种模式的特点。与此同时针对以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失败案例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担保定价存在着许多主观和随意的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担保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着力对信用担保的定价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两种方法——基于VaR模型和基于期权方法对于信用担保的定价,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利用期权定价模型,衡量的担保风险较小一些的这样一个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于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作方式及扩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贡献绵薄之力。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为案例研究法及对比分析法。这也是本文的一个主要特色,通过对大量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中小企业担保通常采用的模型;通过成功和失败案例的对比分析中,得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政策建议的依据。这使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都有一定的贡献,尤其是在现实中应用,有更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