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转录组测序及CcLys基因的克隆与特征分析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香虫(Coridius chinensis)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昆虫,属于昆虫纲半翅目兜蝽科兜蝽属,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之功能。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糖苷水解酶,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和消化等多种作用。该研究用第三代测序技术测定了九香虫全长转录组,基于这个数据克隆了一种九香虫溶菌酶基因CcLys的cDNA,进行了CcLys的特征分析及表达模式解析,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进行了分泌表达,对表达的CcLys进行了抗菌活性检测。该研究为进一步明确CcLys基因的功能、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以及深度挖掘九香虫资源奠定基础。1、九香虫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用PacBio Sequel平台对九香虫进行了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55,021个转录本,其中41,258个转录本为已知基因。九香虫转录本与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的转录本相似性最高,为79.77%。10,456个转录本(19.00%)在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中分成55个功能群,14,680个转录本(26.68%)在蛋白质同源聚簇(COG)数据库中分成25个功能群,27,752个转录本(50.44%)在代谢数据库(KEGG)被注释到44个代谢通路。从转录本中预测出36,126个编码序列(CDS)和19,353个简单重复序列(SSR)。2、九香虫溶菌酶基因CcLys的克隆及特征分析九香虫溶菌酶基因CcLys的cDNA长883 bp,包含一个66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2个氨基酸。CcLys蛋白的N-端包含一段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成熟CcLys形成7个α-螺旋,8个β-折叠片的三维结构。同源性和聚类分析显示CcLys与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溶菌酶的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CcLys在九香虫的整个发育阶段都有表达,在3龄若虫中表达水平最高;该基因在所检测的成虫组织中都有表达,在脂肪体中表达水平最高。成虫被细菌诱导后,CcLys的表达水平在12 h达到峰值。3、CcLys基因的分泌表达及抗菌活性检测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使用的偏爱性,对成熟CcLys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优化,两端加Xho I和Xba I酶切位点后进行人工合成。双酶切后,将优化后的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 PICZαA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PICZαA-CcLys,在毕赤酵母GS115中实现分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九香虫溶菌酶CcLys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抗菌活性。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微纳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耐用性好、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等突出的优点,加之其极小的质量、极高的共振频率和品质因子(Q值),它们作为超灵敏的传感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科学技术领域。为了获得精确的共振频率测量结果,需要测其在真空环境下的频率。然而,微纳传感器很多时候需要工作在流体或气体环境中。当传感器沉浸在流体(液体或气体)环境中时,传感器的振动受到阻尼的影响,能量耗散增大
[db:内容简介]
[db: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制造加工业的飞速发展,机械产品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了,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制造加工业的发展速度。主轴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执行件,直接或间接带动工件或刀具参与切削运动。因此,主轴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对主轴系统进行可靠性建模及可靠性分析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以数控机床主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并进行可靠性分析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脊髓损伤(SCI)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给患者及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痛苦和沉重负担,而现有医疗条件不能完全治愈SCI。随着近年来干细胞技术的兴起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移植成为治疗SCI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新希望。脊髓损伤后,在损伤部位以下的GABA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导致GABA信号的
搅拌工艺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制药、乳制品生产等行业,目前,工业搅拌控制系统多工作于网络环境。为保证搅拌质量,系统尽可能按设定参数进行工作;为达到批量生产,通常需要多台搅拌系统协调运行。但系统网络时间延迟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既不利于单搅拌系统的控制效果,也不利于实现多搅拌系统的协调与跟随。因此,需要对网络环境下的搅拌控制系统时延问题进行处理。本文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工业生产中的实际
伴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飞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掣肘人类社会进步的两大重要问题。二氧化钛因成本低廉、稳定性好、自放电点位低、体积膨胀小、光吸收特性高、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和锂离子电池(Li Bs)负极方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二氧化钛在光催化方面因其带隙较宽,对可见光的利用较差,活性位点少,且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发生复合,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同时,二氧化钛在用于锂电池电极材料
膜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基于膜分离技术,超滤、纳滤、反渗透和正渗透(FO)已在各个层面上实现了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而膜是膜分离技术核心之一。以聚酰胺(PA)为基础的薄膜复合(TFC)膜因其简便的制备过程和优异的分离性能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在FO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通过传统的方法制备的TFC FO膜相对疏水,水通量较低并且易被污染,究其本质,是由PA层本体物化性质和表面结构
单层/少层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是“后摩尔定律时代”集成电路产业重要的取代硅高迁移率新型沟道材料,是当前学术界及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选取TMDs家族中MoTe2材料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特点在于:MoTe2具有与当前集成电路产业硅沟道材料具有相同带隙(~1.1e V),同时显著区别于其他TMDs材料体系,MoTe2室温下可制备多种复杂结构晶相,有助于制备高性能及新结构微电子器件,进而使得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年加剧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日趋增加;与此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当今社会的年轻人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人们渴望从繁杂的家务劳动和家庭压力中解脱出来,这些原因均为助老助残服务型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倒立摆模型的行走助行机器人,对其软硬件及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实现了根据系统姿态角来调速、转弯和刹车的功能。根据助行器指标要求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