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机体与外界、遗传性与适应性的对立统一过程。遗传因素决定机体发育的可能性,而环境条件则影响着发育的进程。12-14岁是儿童少年青春期发育的前期也是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少年在身体成分、全身体脂率乃至体型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本研究选取北京市北航附中、万泉小学、中关村二小、七十一中学四所学校生物学年龄为12-14岁的男115名,女133名,共2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获取其体重、全身体脂量,维度测试法获取相关维度以及8个点的皮褶厚度。在获取相关测试数据的基础上,以身体成分评价法、Heath-Carter体型评价法和BMI体型评价法,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性别之间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同一年龄段不同发育类型儿童少年体型特征以及变化,并对其生活习惯、营养情况、体育锻炼等内容进行调查,同时以全身体脂率为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影响儿童少年体脂率的因素。结论:1.早发育的男生BMI体型以肥胖居多,正常发育的男生BMI体型以正常或偏瘦为主,晚发育的男生以正常或偏瘦为主要。早发育女生体型分布十分均衡,正常发育组女生BMI体型以正常或偏瘦者居多,晚发育女生BMI体型以正常或偏瘦为主。2.12-14岁儿童少年不同发育类型男女生在身体形态指标的差异与个体发育成熟水平的变化是同步的;HWR指数为早发育组<正常发育组<晚发育组。早发育的男生偏向于内胚层体型,正常发育的明显偏向于外胚层体型,晚发育的偏外胚层体型。早发育组女生体型偏内胚层体型,正常发育的女生多以内胚层体型和外胚层体型为主,晚发育的女生则以外胚层体型居多。3.12-14岁儿童少年男女生瘦体重均伴随年龄而增长,皮褶厚度和肌肉量下降,表明骨在生长。4.全身体脂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吃饭方式、饮食喜好、是否吃零食、看电视的累计时间和锻炼时的感觉、生活地域的不同、睡眠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