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歧义容忍度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renkel Brunswick于1949年提出,其早期的研究始于心理学领域,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语言学家开始把它引入语言学领域并着手进行深入研究。以Oxford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普遍认为,歧义容忍度是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国外已有学者对歧义容忍度与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但国内的研究却不多,尤其是歧义容忍度和英语阅读策略使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文以歧义容忍度和英语阅读策略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基础,试图对高中生的歧义容忍度与其英语阅读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合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作者试图调查:1)高中生歧义容忍度的总体趋势;2)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的总体趋势;3)具有不同歧义容忍度的高中生在使用阅读策略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4)高中生的歧义容忍度与其英语阅读策略使用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以重庆市万州清泉中学98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二语言歧义容忍度量表,英语阅读策略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并对其中的8名不同歧义容忍度的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最后通过SPSS13.0对所收集数据、资料分别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中生的歧义容忍度水平相对较低,其中81.63%的学生属于低容忍度组;2.高中生对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为中等频率,其中76.53%的学生有时会使用阅读策略。此外,他们使用最多的是元认知策略,其次是认知策略,最后是社会情感策略;3.高低歧义容忍度的高中生在总体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上有显著差异;并在12项具体策略的使用上有显著差异。但在社会情感策略上,二者不存在差异;4.总体而言,高中生的歧义容忍度与总体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之间存在微弱正相关;高中生的高歧义容忍度与总体策略,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显著正相关;而高中生的低歧义容忍度与总体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的使用之间均呈现微弱正相关。同时,本研究显示高中生的歧义容忍度与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不相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并结合半结构化访谈的定性分析,本文从歧义容忍度和英语阅读策略两个方面探讨了本研究对高中教师和学生后续教与学的启示。此外,笔者亦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促进日后该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