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胶囊对腺嘌呤所致SD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升降理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治疗中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参考资料,为目前疗治慢性肾衰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致SD大鼠慢性肾衰模型。据体重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肾衰宁对照组灌服0.046g·mL-1溶液,升清降浊胶囊低浓度组灌服0.048g·mL-1,升清降浊胶囊中浓度组灌服0.096g·mL-1,升清降浊胶囊高浓度组灌服0.192g·mL-1,每日灌胃1次。治疗4周和6周后观察实验大鼠体重、双肾重;血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钙(Ca)、血磷(P)、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NF-α、BMP-7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记(Western)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Smad-6的表达。结果治疗4周和6周后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重/体重比值升高,血Ca/P比值降低;RBC、HGB水平明显降低(P<0.05);AST、ALT无明显改变(P>0.05);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肾脏肥大、纤维化明显;肾组织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血液及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肾组织中Smad-6、BMP-7蛋白的表达率明显减少(P<0.05)。肾衰宁对照组、升清降浊胶囊低、中、高浓度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cr、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RBC、HGB明显升高(P<0.05);AST、ALT无明显改变(P>0.05);肾重/体重比值降低,血Ca/P比值升高,肾脏肥大、纤维化明显减轻。肾组织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血液及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中Smad-6、BMP-7蛋白的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升清降浊胶囊低浓度组与肾衰宁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均数加减标准差最低;升清降浊胶囊低、中、高浓度组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均数加减标准差最低。治疗6周时升清降浊胶囊低浓度组各项观测指标较治疗4周时效果较好。结论升清降浊胶囊可有效的防治慢性肾衰的发生发展,能有效的改善肾功能,调节血清Ca、P代谢,缓解肾性贫血,抑制肾脏肥大、纤维化。升清降浊胶囊通过抑制TNF-α在肾脏组织的表达,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从而提高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起到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通过升高Smad-6,BMP-7蛋白的表达,降低TGF-β1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了TGFβ-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导的通路,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升清降浊胶囊低浓度组较肾衰宁胶囊对照组治疗效果较好,长期治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