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河坝林社区为例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hong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在加强上层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强调基层建设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位。现在城市化步伐逐步加快以及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城市,使城市社区中的居民民族数量不断增加,社区民族关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多的社区需求和社区问题也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显现。单位制党管社区的社区治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区治理的新格局,社会发展带来的各方面问题也逐渐增多。目前党和国家关于城市社区治理也提出了新的建设目标,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推进社区治理自治。尤其拉萨市地处边疆,在反分裂斗争的前沿,有着其独特的政治环境和地理环境,做好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拉萨市流动人口增多,社区多民族混居现象的出现,对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民族团结建设及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社区治理理论及概念梳理和对拉萨市河坝林社区案例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民族关系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民族团结建设不仅促进社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对社区维稳工作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构成,不仅要有正确的治理理念和健全的组织机构,同时需要完善的治理体系和自治意识及自治能力。该模式的出现,一是党和国家关于社区治理理念的引导和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的增强,二是西藏边疆城市针对实际情况而进行社区治理的自我调整。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拉萨市河坝林社区的案例分析,总结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构建要素及分析如何正确处理社区民族关系,并对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应用的途径提出几点意见,促进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推广应用。
  本文的研究内容有:
  第一章是绪论。一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二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点。
  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分析了国外社区治理模式和我国基层社区治理模式的沿革,了解到社区治理模式具有地域特殊性,模式的探索创新不仅要依据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要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第四章根据实际调研和走访,个案分析拉萨市河坝林社区的治理现状。探索河坝林社区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
  第五章提出拉萨市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应用的途径,便于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腾飞有目共睹,为了不负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企业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总是想办法提高公司业绩,于是积极正面的员工行为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员工在职场上出现的消极怠工、辱骂同事、破坏公司财产等工作偏离行为。由于员工工作偏离行为具有一定隐蔽性,企业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很难直接监管并治理,不仅给员工带来了心理损失,还给组织带来了经济损失,因此,员工工作偏离行为前因变量的探索成为学术界研究
在学术研究中,对于员工情绪劳动的探讨一直是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范畴之一。情绪劳动策略作为员工情绪劳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但是,以往的研究较多的关注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情绪耗竭等方面的研究,却忽略了情绪劳动策略对于员工工作投入的积极方面的影响。由于员工的个体特质与感知组织环境存在着差异性,正面的情绪劳动也并不完全对工作状态产生显著影响(Khan,200
学位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当今时代,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获取知识资源能力,逐渐向知识型社会过渡,而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无疑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价值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企业取得突破的力量来源。从本质上来说,创新是企业对自身知识和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创造,企业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占据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注重道德价值和法治价值的综合性课程,从课程体系上与小学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相衔接,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标准,达成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所以,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亟待解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和学
现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外部复杂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创新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原生动力,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创新能力薄弱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由于员工始终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主体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员工创新想法的产生以及执行对提升企业的创新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成为企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美国一直企图遏制我们国家技术发展,国际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出口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发展环境要求比较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如何进行战略布局,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前,要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其中就包括行业发展分析。因此,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为了弄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人口红利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步凸显,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也亟待转变,尤其是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未来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的转变将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然而以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本水平来看,虽然人力资本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显著,以及当今人们对土地规划、利用、保护的重视,土地美学价值的意义逐渐体现,城市湿地及其湿地美学价值的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  笔者在大量阅读城市湿地、土地美学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定义,确定城市湿地美学价值概念,即基于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促进人与湿地和谐的审美价值观体现,是人与自然、社会趋于动态平衡与和谐一致的审美状态。通过概
学位
当前,世界新科技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凭借其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市场前景好、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等优势已经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领域。然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产业。如何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9 2城市群依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成为近几年政府关注的重要区域,农村地区想要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满足农村地区发展需求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与一般的休闲旅游不同,它以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建筑特色、风俗习惯为卖点,为长期生活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和工作压力大的城镇居民提供休闲空间,让他们来到广阔的农村地区享受田园和自然的风光。扶贫政策与旅游政策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