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热点事件往往经由网络舆论的传播迅速扩散,借助互联网人们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度较以往有所提高。但是,伴随而来的以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为代表的网络舆论偏差越来越多的影响到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参与与传播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大学生由于尚未步入社会,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加之其年轻气盛,对网络信息往往缺乏有效的分辨能力,因而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及鼓动,在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可能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导致了大学生网络舆论偏差问题的出现,而这种偏差往往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因此对于大学生网络舆论偏差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研究首先编制了《大学生网络舆论问卷》,综合了以往对网络舆论偏差定义的研究,在访谈和调查的基础上,并根据大学生最关注的四类热点事件分别编写情景故事,同时抽取四个因素:信任度、参与度、从众度和理解度,作为本问卷的四个维度,形成初始问卷进行施测;根据初始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形成正式问卷,并进行正式施测,同时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简化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与自编问卷一同发放,对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舆论及网络舆论偏差的现状;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网络舆论偏差的相关关系;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及网络舆论偏差关系的调节作用;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及网络舆论偏差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如下:1、研究者所编制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偏差问卷共编写了涉及娱乐、民生、时事新闻和教育四个情境故事及相应的题目,每个情境下的题目均包括了信任度、参与度、从众度和理解度四个纬度,问卷共20道题;2、目前大学生通常采用手机上网,大多数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多数大学生较为关注的信息类型为时事新闻类和娱乐信息类分别占总人数的42.9%和60.3%,其中,男生更关注时事类新闻(?2=17.075,P<0.001),而女生更关注娱乐信息(?2=45.167,P<0.01);而且大学生们在上网阅览信息时不是很关心信息的来源,关心信息来源的大学生占少数10.4%,其中,男生对信息来源的关注度显著高于女生(?2=26.890,P<0.01)。大部分学生经常选用新浪微博作为他们抒发言论的工具,其次选用百度贴吧发表看法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分别占总人数的44.8%和24.1%;3、在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偏差自我认识的调查结果中,除了对事件错误理解和保持自身的独特性方面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外(P<0.05),其它问题的分数均无显著差异。在对于个体可能存在的网络舆论偏差问题的认识中,大学生往往更容易认为他人会出现网络舆论的偏差的情况,而自身出现网络舆论偏差的可能性显著低于他人(P<0.001);4、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网络舆论偏差问卷中的信任度及从众度呈显著正相关(r=0.114、0.182,P<0.05),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与网络舆论偏差中的参与度、从众度呈显著正相关(r=0.133、0.182,P<0.05),与理解度呈显著负相关(r=-0.104,P<0.05),核心自我评价与网络舆论偏差问卷中的信任度呈显著负相关(r=-0.112,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舆论偏差问卷中的信任度及从众度(β=0.223、0.199,P<0.05),核心自我评价能显著负向预测其信任度(β=-0.097,P<0.05);5、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领悟社会支持与网络舆论偏差问卷中的信任度、参与度、理解度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地调节作用(β=0.561、0.454、0.522,P<0.05)。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低分组中领悟社会支持对信任度、参与度及理解度有显著影响;6、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核心自我评价与网络舆论偏差问卷中的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均由显著的调节作用(β=-0.569、-0.561、-0.595、-0.495,P<0.001)。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中分组的核心自我评价对信任度、从众度的影响略低于其它分组;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的低分组中核心自我评价对参与度的影响与中高分组存在方向上的不同,中分组的核心自我评价对参与度的影响较小;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低分组中核心自我评价对理解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