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与地名商标的冲突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标志是目前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一项重要知识产权。由于我国有关地理标志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立法极不完善,从而导致了其与地名商标之间存在着较多冲突,严重影响了相关权利人的合法利益。本文拟通过对地理标志与地名商标之间的冲突进行系统研究,找到二者之间冲突的各种原因和解决冲突的对策,以使不同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得到切实的保护。同时还尝试着就如何完善我国的商标法保护模式进行了论述,以期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地理标志与地名商标之间的冲突。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分析并总结出了我国地理标志与地名商标之间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作为普通地名商标的地理标志与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之间的冲突,这是不同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二是获得了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之间的冲突,这实际上是不同保护模式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发生各有其原因,首先是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冲突:我国1993年以前对于地名作为商标注册没有严格限制,这导致了大量具有地理标志属性的地名被注册为普通商标并至今使用。由于地理标志与地名商标的权利主体不同,因此二者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其次是我国商标法规定不合理造成的冲突:我国商标法虽然在原则上限制将地名注册为商标,但种种例外规定仍然为地名注册为普通商标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最后还有管理模式重复保护导致的冲突:工商和质检两个部门对同一个地理标志同时提供保护,且两个部门之间缺乏勾通,令出多门,必然会产生冲突。在这些原因中,管理模式的重复保护是现实中造成地理标志与地名商标冲突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地理标志与地名商标之间冲突的成因比较复杂,因此很难找到统一的冲突解决方案,必须结合具体案件中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办法。借鉴国外保护地理标志的成功经验,笔者主张我国应尽早结束商标法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并行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采用商标法模式来保护我国的地理标志。
其他文献
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一直是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企业融资可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由于股东-管理者和股东-债权人之间目标函数存在差异,两种融资方式引发
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作品的方式,由于具有公开性、无限复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捷,但同时也使网络上的著作权侵权行为日益泛滥。网络上的著作权侵权行为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指出:在有效的市场条件下,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会影响企业价值。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负债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理论上存在相关关系。由于所处环境不同,行业
前言21世纪全球进入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严重的人口社会问题。据中国老龄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12月23日公布《中
膨胀土是一种具有显著胀缩性、裂隙性和超固结性的特殊非饱和粘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是其典型特性。多年来不少研究者致力于其变形特性研究,但已有的非饱和膨胀土本构模型大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公用事业的规制改革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加快公用事业的规制改革,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入WT
本文以监督权利这一重要的公民基本权利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近代以来监督权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结合运用宪法学的相关理论,试图通过监督权利这一建立在
针对我国西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地层水分布复杂,每个油气藏的地层水都有其独特富存方式的特点,选择西部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下古生界马五1气藏为例,寻找在这一类地层平
文章开篇提出了开发背景。认为现在所广泛应用的开关电源都是基于传统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它的特点是频率范围窄、电力小、功能少、器件多、成本较高、精度低,对不同的客户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生产导致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和可用资源的日趋匮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已成为各国政府、制造业和学术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适应人类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