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A通过下调前额皮层ALDH1A1组蛋白乙酰化诱导大鼠孤独症样行为的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孕期暴露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对子代大鼠前额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乙醛脱氢酶1A1(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1,ALDH1A1)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以探讨VPA诱导孤独症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1)VPA诱导的孤独症样模型的建立:雌性成年大鼠与雄性交配后被随机分为VPA组和对照(CON)组,两组在妊娠12.5天时分别被给予VPA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子代大鼠在6周龄时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旷场和三厢试验。子代大鼠行为学测试完成后(约8周),收集血清和脑组织,进行电生理和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通过电生理实验研究PFC中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水平。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PFC中突触相关蛋白(包括AMPA受体(Glu A1和Glu A 2)、NMDA受体(Glu N1、Glu N 2A和Glu N 2B)和突触素1(synapsin 1,SYN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包括HDAC1、HDAC 2、HDAC 3和HDAC 8)、乙酰化组蛋白3(Acetylated histone 3,Ac H3)、视黄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α)和ALDH1A1蛋白表达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被用于定量分析PFC中HDACs(包括HDAC1、HDAC 2、HDAC3和HDAC 8)和ALDH1As(包括ALDH1A1、ALDH1A2和ALDH1A3)m RNA表达水平。使用微量ALDH试剂盒测定PFC中ALDH酶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血清视黄醇水平。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PFC中视黄酸(Retinoic acid,RA)水平。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实验测定Ac H3在ALDH1A1基因启动子区的富集量。(2)MS-275(一种HDACs抑制剂)干预实验的设计:孕鼠被随机分为CON+Saline、VPA+Saline和VPA+MS-275三组。VPA+Saline组和VPA+MS-275组孕鼠孕期被给予腹腔注射VPA,而CON+Saline组孕鼠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VPA+MS-275组子代出生后经腹腔注射MS-275。而CON+Saline组和VPA+Saline组的子代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通过行为学试验测试MS-275干预后子代大鼠的孤独症样行为变化。电生理实验检测PFC中LTP水平变化。WB检测PFC中Ac H3、ALDH1A1、RARα和突触相关蛋白(Glu A1、Glu N2A和SYN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q PCR定量检测PFC中ALDH1A1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微量ALDH试剂盒测定PFC中ALDH酶活性的变化量。采用UPLC-MS/MS检测PFC中RA水平变化。Ch IP实验检测Ac H3在ALDH1A1基因启动子区富集量的变化。(3)RA补充实验的设计:孕鼠被随机分为CON+Corn Oil、VPA+Corn Oil和VPA+RA三组。VPA+Corn Oil组和VPA+RA组孕鼠孕期被给予腹腔注射VPA,而CON+Corn Oil组孕鼠被给予生理盐水。VPA+RA组子代出生后被给予灌胃补充RA。CON+Corn Oil组和VPA+Corn Oil组子代给予玉米油作为对照。通过行为学试验测试RA补充后子代大鼠的孤独症样行为变化。电生理实验检测PFC中LTP水平变化。WB检测PFC中HDAC3、Ac H3、ALDH1A1、RARα和突触相关蛋白(Glu A1、Glu N2A和SYN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UPLC-MS/MS检测PFC中RA水平变化。结果:(1)在旷场试验中,CON组与VPA组间子代大鼠移动总距离无显著差异(P>0.05);与CON组相比,VPA组子代大鼠在中央区域所花的时间显著减少(P<0.001),在自我梳理上花费的时间显著增多(P<0.001)。在三厢试验(刺激物分别为陌生鼠和玩具)中,CON组子代大鼠在陌生鼠箱中花费的时间显著大于玩具箱(P<0.001),而VPA组子代大鼠在两箱中所花时间相当(P>0.05);在另一项三厢试验(刺激物为陌生鼠与熟悉鼠)中,CON组在陌生鼠箱中所花时间显著大于熟悉鼠箱(P<0.01),而VPA组子代大鼠在两箱中所花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电生理实验显示,VPA组子代PFC中LTP水平显著高于CON组(P<0.001)。VPA组PFC中突触相关的分子如Glu N2A(P<0.05)、Glu A1(P<0.01)和SYN1(P<0.001)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显著升高;而其他蛋白如Glu A2、Glu N1和Glu N2B表达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CON组相比,VPA组胞核中HDAC1(P<0.05)、HDAC2(P<0.01)、HDAC3(P<0.05)和HDAC8(P<0.05)m RNA水平明显升高;VPA组HDAC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VPA组Ac H3/H3比值明显降低(P<0.01)。VPA组子代PFC中RA(P<0.05)和RARα蛋白(P<0.01)表达水平均较CON组显著下降;而两组间血清视黄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VPA组ALDH1A1m RNA(P<0.01)和蛋白(P<0.01)水平以及ALDH活性(P<0.01)均明显低于CON组。Ch IP实验显示,VPA组子代Ac H3在ALDH1A1基因启动子区的富集量较CON组显著下降(P<0.05)。(2)MS-275干预实验显示,VPA组子代大鼠经腹腔注射MS-275后其PFC中的Ac H3水平显著上调(P<0.01)。MS-275处理会显著提高VPA组子代ALDH1A1 m RNA(P<0.05)和蛋白水平(P<0.05)、ALDH活性(P<0.01)、RA(P<0.05)和RARα蛋白(P<0.05)水平。Ch IP结果显示,MS-275处理使VPA组子代Ac H3与ALDH1A1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显著上升(P<0.05)。经MS-275处理后,VPA组子代Glu A1蛋白水平可显著下降(P<0.01),而Glu N2A和SYN1蛋白无显著变化(P>0.05)。电生理实验显示,MS-275处理会使VPA组子代LTP水平显著下降(P<0.05)。旷场试验显示,VPA组子代经MS-275处理后其在中央区的时间显著增加(P<0.01),而自我梳理时间无显著改变(P>0.05)。在三厢试验(刺激物为陌生鼠与玩具)中,经MS-275处理后VPA组子代在陌生鼠箱中所花时间显著大于玩具箱(P<0.001)。另一项三厢试验(刺激物为陌生鼠与熟悉鼠)显示,VPA组子代经MS-275处理后其在陌生鼠箱和熟悉鼠箱中花费的时间相当(P>0.05),与处理前并无明显区别。(3)RA补充实验显示,RA补充会显著增加VPA组子代大鼠PFC中RA(P<0.05)和RARα蛋白(P<0.01)水平。而RA处理并不会显著影响VPA组子代ALDH1A1蛋白、HDAC3蛋白和Ac H3水平(P均>0.05)。经RA处理后,VPA组子代Glu A1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1),而Glu N2A和SYN1蛋白无明显变化(P均>0.05)。电生理显示,补充RA会显著下调VPA组子代LTP水平(P<0.001)。旷场试验显示,经RA处理后VPA组子代在中央区的时间显著增加(P<0.001),而自我梳理时间无显著改变(P>0.05)。在三厢试验(刺激物为陌生鼠与玩具)中,经RA处理后VPA组子代在陌生鼠箱中所花时间显著大于玩具箱(P<0.001);而另一项三厢试验(刺激物为陌生鼠与熟悉鼠)显示,RA处理后VPA组子代在陌生鼠箱中所花时间显著多于熟悉鼠箱(P<0.05)。结论:孕期VPA暴露可能通过损害ALDH1A1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下调RA-RARα信号通路,从而导致孤独症样突触和行为缺陷,揭示了VPA诱导的ASD亚型中可能存在的表观遗传修饰的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发生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的肿瘤,其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死亡率更是排在榜首。现阶段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疾病的分期,早期肺癌患者多数选择手术切除,五年生存率高达80%-90%;但晚期患者不能进行手术切除,五年生存率只有15%-20%。尽管针对不同靶点开发的靶向治疗药物发展迅速并明显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
目的: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一线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经ADT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很大一部分会复发并持续发展为致命性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 CRPC)。因此,早期识别并阻断这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surgery,FUAS)或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技术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效率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此,针对如何提高HIFU治疗效率的各种研究则应运而生。其中最如火如荼的莫过于HIFU增效剂的研究。课题组近年开始开展对生物靶向性HIFU增效剂的研究,以厌氧菌
临床上,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广泛用于缓解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也用于调节免疫疗法所造成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 AEs)。以往认为GCs对免疫系统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而GCs对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似乎与临床上肿瘤治疗中的联合使用是相悖的。以往认为GCs的作用途径主要通过其受体(GR)依赖途径发挥基因组调控模式,而GCs非受体依赖途径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虽然近年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取得到较大的进展,但MM仍然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复发并需要进一步的治疗,而此时的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耐药问题会使得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不佳,因此需要寻找新的药物和靶点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治疗。单克隆抗体是由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目前已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以及免疫机制的
背景顺铂(DDP)是多种肿瘤(如卵巢癌、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但治疗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耐药性将最终导致治疗失败。“CPG2-ZD2767P”属于“酶-前药”体系,其活性分子为ZD2767D;“CPG2-ZD2767P”可实现肿瘤靶向治疗,在初步临床试验中受限于毒性,且对ZD2767D之药代(PK)特征迄今未阐明。基于超声空化可提高血管、细胞膜通透性,进而影响肿瘤组织、细胞PK的特性,本实验室发展了“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PDAC癌组织缺乏血管供给,肿瘤组织发生纤维化改变,同时肿瘤内部一系列代谢改变,使得胰腺癌至今治疗方法十分匮乏,使其获得“癌中之王”称号。全世界肿瘤患者中,PDAC的预后极差,五年存活率不足5%,这与PDAC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以及缺乏有效治疗方式等有关。而对于PDAC在人体内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能够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重要依据。有研究发现I
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基因与环境交互影响的重大精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复发率和致残率的特点。研究发现抑郁症患病率在全球约为4.4%,患病的人数高达3.22亿,已成为全球首要致残原因。既往抑郁症发病机制学说众多,但都无法全面解释抑郁症发病的确切机制。目前抗抑郁药物作为抑郁症治疗的常用方法,却仅有不到一半的患者在接受首次治疗后完全缓解,因此抗抑郁药疗效差异的成因也亟待阐明。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组
研究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多认为是由遗传、心理及环境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快感缺失、兴趣减退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在未来两年内,抑郁症或将成为全球致残的首要原因。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探索抑郁症发病机制,提出了多种假说,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微生物-肠-脑轴”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肠道,作为机体最大最直接的外环境,其内栖居
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卵巢癌黏膜组织来源复杂,约90%为上皮性卵巢癌。约75%的卵巢癌患者为高级别上皮性卵巢癌,起病迅速,极具侵袭性,常伴随广泛的盆腹腔转移,预后极差,机制不明。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依赖的自然降解过程,主要通过降解细胞自身组分来维持细胞稳态。自噬究竟发挥促癌或是抑癌效应与肿瘤不同遗传背景及进展阶段相关。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March5,ALKBH5等可通过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