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青蒿中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柚酮是一种高价值的倍半萜烯,有着独特的愉悦气味,在食品和化妆品行业极受欢迎。圆柚酮主要生产原料是葡萄柚果皮,但其含量极低,导致其产量低而无法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虽然化学全合成圆柚酮在科学上取得成功,但由于该方法采用致癌物、重金属、易燃物和强氧化物等,导致生产的圆柚酮成本高且不被市场认可。因此,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可能会成为生产圆柚酮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圆柚酮生物合成前体和其它倍半萜烯一样,都为法尼烯焦磷酸(farnesyl diphosphate,FPP),在植物中普遍存在。从FPP到圆柚酮共涉及到两个酶促反应:首先瓦伦西合成酶(valencene synthase,VS)催化FPP环化为瓦伦烯,随后瓦伦西氧化酶(valencene oxidase,VO)催化瓦伦烯转化为圆柚酮。圆柚酮生物合成基因的鉴定,为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圆柚酮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元件。目前,在毕赤酵母中重建圆柚酮合成途径已经取得成功。同理,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中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也应当可行。药用植物青蒿含有丰富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如青蒿素(artemisinin)、法尼烯和石竹烯等以及这些倍半萜的前体物质FPP。青蒿中富含FPP使得其可以作为生产圆柚酮的理想底盘植物;培育产圆柚酮的青蒿还有助于提高青蒿的综合经济价值。本研究设计了两种合成生物学方案在青蒿中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方案一是通过将VS和VO引入青蒿胞质而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方案二是通过质体转运肽将法尼烯合成酶(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FPS)、VS和VO引入青蒿质体中而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通过相关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通过引入pBI121中的35S启动子和植物表达载体p EG104中的OCS终止子,在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1305.1中构建新的表达框,引入35S启动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是Hind III和Pst1,引入OCS终止子所用限制性内切酶为Bam H1和Eco R1,并将改造的载体命名为p ZZG100,该载体可用于插入相关生物合成基因。结合已经报道的阿拉斯加黄柏心材中VO编码区基因序列(Gen Bank Accession:JX518290.1)和VS编码区基因序列(Gen Bank Accession:JX040471.1),通过PCR扩增获得VO和VS的编码区基因序列。在胞质中共表达VO和VS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在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ZZG100中35S启动子和OCS终止子之间的表达框引入VS基因片段,所用限制性内切酶为Sal1和Bam H1,并将其命名为p ZZG100-VS;在重组质粒载体p ZZG100-VS中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的表达框引入VO基因片段,所用限制性内切酶为Sac1和Kpn1,并将其命名为p ZZG100-VS+VO,该重组植物表达载体用于在青蒿胞质中重建圆柚酮的合成途径。通过质体转运肽(transit peptide,TP)的协助,在质体中共表达FPS、VO和VS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p ZZG100-VS+VO中的VO基因片段处同源重组TP基因片段,所用限制性内切酶为Sac1,将其命名为p ZZG100-VS+tp VO;在重组载体质粒p ZZG100-VS+tp VO中的VS基因片段处同源重组tp FPS融合基因片段,所用限制性内切酶为Sal1,并将其命名为p ZZG100-tp FPSVS+tp VO,该重组植物表达载体用于在青蒿质体中重建圆柚酮的合成途径。2.转基因青蒿的获得和分子检测通过植物表达载体pZZG100-VS+VO将VS和VO引入青蒿胞质而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基因青蒿的获得和分子检测:在农杆菌EHA105的介导下,采取叶盘侵染的方法获得转基因青蒿。获得抗性筛选阳性转基因青蒿后,提取青蒿DNA,通过PCR扩增检测目的基因VO、VS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ygromycin resistance gene,Hygr),在转基因青蒿C1、C2、C3、C8、C13共5个株系中同时检测到VO、VS和Hygr;获得转基因青蒿后,提取转基因青蒿和同期野生型青蒿的RNA,反转为c DNA后,采取q PCR的技术对转基因青蒿中目的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转基因青蒿C1、C2、C3、C8、C13中目的基因VO和VS都有表达,同期野生型青蒿中未检测到VO和VS的表达。通过植物表达载体pZZG100-tp FPSVS+tp VO将FPS、VO和VS引入青蒿质体中而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基因青蒿的获得和分子检测:获得抗性筛选阳性转基因青蒿后,检测转基因青蒿中的目的基因tp FPS、VO、VS和Hygr,在转基因青蒿P5、P6、P9、P10、P11共5个株系中同时检测到tp FPS、VO、VS和Hygr;获得转基因青蒿后,采取q PCR技术对转基因青蒿中目的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转基因青蒿P5、P6、P9、P10、P11中目的基因VO和VS都有表达,同期野生型青蒿中未检测到VO和VS的表达。利用GC-MS检测在青蒿胞质中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基因青蒿和同期野生型青蒿中圆柚酮的含量。野生型青蒿中没有检测到圆柚酮,转基因青蒿中都检测到不同含量的圆柚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转基因青蒿C1中圆柚酮含量为7.65×10-3 mg·g-1(FW)、C2中圆柚酮含量为5.01×10-3 mg·g-1(FW)、C3中圆柚酮含量为8.51×10-3 mg·g-1(FW)、C8中圆柚酮含量为3.64×10-3 mg·g-1(FW)、C13中圆柚酮含量为0.88×10-3 mg·g-1(FW)。利用GC-MS检测在青蒿质体中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基因青蒿和同期野生型青蒿中圆柚酮的含量。野生型青蒿中没有检测到圆柚酮,转基因青蒿中都检测到不同含量的圆柚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转基因青蒿P5中圆柚酮含量为21.45×10-3 mg·g-1(FW)、P6中圆柚酮含量为47.80×10-3 mg·g-1(FW)、P9中圆柚酮含量为12.92×10-3 mg·g-1(FW)、P10中圆柚酮含量为12.11×10-3 mg·g-1(FW)、P11中圆柚酮含量为19.50×10-3 mg·g-1(FW)。这些结果表明,质体中圆柚酮生物合成的工程设计优于细胞质。有趣的是,发现CYP酶VO即使在质体中也起作用。4.转基因青蒿中青蒿素和二氢青蒿酸含量测定利用HPLC检测在青蒿胞质中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基因青蒿和同期野生型青蒿中青蒿素和二氢青蒿酸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期对照组的野生型青蒿中青蒿素含量为14.05 mg·g-1(DW),转基因青蒿C1、C2、C3、C8、C13中青蒿素含量分别为12.22 mg·g-1(DW)、15.23 mg·g-1(DW)、10.91 mg·g-1(DW)、13.66 mg·g-1(DW)、12.56 mg·g-1(DW);同期对照组的野生型青蒿中二氢青蒿酸含量为1.60 mg·g-1(DW),转基因青蒿C1、C2、C3、C8、C13中二氢青蒿酸含量分别为1.14 mg·g-1(DW)、1.50 mg·g-1(DW)、0.83 mg·g-1(DW)、1.20 mg·g-1(DW)、1.67 mg·g-1(DW),统计分析显示青蒿素和二氢青蒿酸的生产没有改变。利用HPLC检测在青蒿质体中重建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基因青蒿和野生型青蒿中青蒿素和二氢青蒿酸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期对照组的野生型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为14.05 mg·g-1(DW),转基因青蒿P5、P6、P9、P10、P11中青蒿素含量分别为13.33 mg·g-1(DW)、14.73 mg·g-1(DW)、11.77 mg·g-1(DW)、16.24 mg·g-1(DW)、13.27 mg·g-1(DW);同期对照组的野生型青蒿中二氢青蒿酸含量为1.60 mg·g-1(DW),转基因青蒿P5、P6、P9、P10、P11中二氢青蒿酸含量分别为0.99 mg·g-1(DW)、1.55 mg·g-1(DW)、1.17 mg·g-1(DW)、1.01 mg·g-1(DW)、1.19 mg·g-1(DW),统计分析显示青蒿素和二氢青蒿酸的生产没有改变。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两种合成生物学方案成功在青蒿胞质和质体中重建了圆柚酮生物合成途径,首次在不生产圆柚酮的植物中合成了圆柚酮,开发了一种生产圆柚酮的新方法,并且质体工程中圆柚酮生产量显著高于胞质工程中圆柚酮的3.转基因青蒿中圆柚酮含量测定生产量;同时青蒿素和二氢青蒿酸的生产量没有改变,这种生产圆柚酮的青蒿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增值材料。
其他文献
学位
作为典型的浆果类水果,葡萄果肉娇嫩、组织水分含量高,采后生理代谢旺盛,因此在储运过程中极易遭受机械损伤而被病原微生物侵染,从而导致了葡萄采后病害的发生,每年葡萄采后的腐烂损失率高达50%。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葡萄采后病害中最为常见且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对葡萄采后侵染性病害的控制主要依赖于二氧化硫、硫化物等化学保鲜剂和吡咯类、嘧啶胺类、咪唑类化学杀菌剂,但在化学药
‘北碚447’锦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 cv.Jincheng 447)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能够预防人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柑橘果实在贮藏期间,除了易受病原菌侵害以外,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表面还会逐渐失去光泽、表皮干瘪变软、果实气味变淡、糖酸比例失调且伴随异味产生,这些变化使柑橘果实的商业价值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对防止柑橘的
大蒜为药食两用资源,除了具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外,也是重要的调味料,而被广泛使用。但大蒜季节性强、贮藏期短,加上大蒜辛辣并带有特殊的气味,部分人群难以接受;因此,通过深加工制备的糖蒜、腊八蒜、脱水蒜粉和蒜泥等深受喜爱,新近大蒜深加工产品研究热点还有发酵黑蒜,这些大蒜深加工产品拓展了大蒜的产业链、丰富了大蒜的加工利用途径。考虑大蒜是重要的厨房用调味原料,为此,我们拟采用大蒜为原料,通过酶解、酵母菌生
柑橘是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第一的水果作物,尤其是南方柑橘产区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加之当前柑橘为农业高效益、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导致果农为追求高产而大量甚至过量投入化肥。柑橘钾肥的施用普遍具有随意性与盲目性,而钾作为“品质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形成十分重要。随着人们对钾肥的不断认识与对产量品质的过度追求,从过去柑橘大多施钾不足到目前部分过量施钾,导致柑橘树体生长过旺、果型偏小或过大、
环氧合酶-2(COX-2)是一种诱导酶,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或表达很少,但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表达很高,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因此,COX-2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诊断生物标志物,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跟踪COX-2的表达程度以区分不同阶段的癌细胞,将为癌症的检测和分期提供新的方向。基于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荧光成像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无损快速分析、实时检测等优点,已广泛应
开花生热(floral thermogenesis)是一些开花植物在它们的花器官中产生热量的现象,其对花器官的生殖发育和传粉受精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水生作物,具有开花生热效应以及生热调控能力。至今,对其开花生热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热过程中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中国莲品种“满天星”为实验材料,通过
沙田柚(Citrus grandis Osbeck.cv.Shatianyou)为我国优良的柚类栽培品种,目前用于生产栽培的均为二倍体,国内外只有少量沙田柚多倍体研究材料。沙田柚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唯种子多为其美中不足。本课题前期培育了沙田柚的同源四倍体材料,欲将其用于少核育种,因此,其一观测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判断其是否成为种子数减少的优系,其二考察其育性为其作为培育少核(无核)三倍体的亲本材料提
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群落中植物对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的进化响应。目前,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解析植物生长的适应性机制以及群落的构建过程。本文以川西亚高山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坡向(包括阴坡和阳坡)的群落环境因子以及物种组成,测量了阴坡和阳坡上群落内林木竞争状况以及林木的叶片功能性状值(包括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片厚度、叶组织密度,叶片碳含量,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叶片
在现有食品工业背景下,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胶束为解决功能性疏水物质因水溶性低,应用空间受到限制等难题应运而生。这其中,两亲性多糖基胶束因具有良好的自组装特性以及结构稳定性等特点逐渐受到关注。受到目前改性较为成熟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启发,以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改性β-葡聚糖得到的两亲性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SβG)在水溶液中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