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力是改善工商行政管理政策执行效果,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落实公共、责任、法治、有效的现代行政管理精神,建设"公共工商、法治工商、责任工商、廉洁工商、效能工商"的需要。执行力是通过一个个执行行为表现出来的,细节决定成败,如要改善执行力,应从改善执行力的细微之处——执行行为开始。执行行为是人们利益权衡的结果,除受人的价值观、政策认知、执行态度、能力等行为因素的影响外,在物质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受制度所提供的本利结构的制约。因此,要想改善执行行为,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力,应在利益分析的基础上,对妨害良好执行行为形成的行为因素和制度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力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目标。因此,分析工商行政管理目标对如何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对策指导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信息的对称和透明,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公平竞争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经济更快发展,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工商行政管理执行力最基本的标准是做到依法行政,更高层次的标准是不断优化执行行为,追求完美执行,使每一份许可、每一个处罚、每一项工作乃至每一个细节都充分体现公共、责任、法治、有效精神,指向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工商行政管理目标。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力,一方面要优化执行主体行为。通过政策学习与政策宣传,促进政策认知;建设学习型工商,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政策认知水平和执法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堵塞制度漏洞。增强意识形态教育;改进和完善现有制度;以促进信息透明化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探索精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