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辣椒起源于美洲,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的半个世纪内被欧洲人带到非洲及亚洲沿海国家和城市。16世纪后期,辣椒传入我国并迅速被大众接受,不仅推动我国饮食革命,还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辣椒文化也随之产生。本文以辣椒在中国的引种、传播为研究对象,时间上选取明代至民国,以此年限内所存地方志为主要依据,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探讨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阐述辣椒在明、清、民国的传播历程。通过横向比较和历史纵向比较,剖析其迅速传播至全国的原因,归纳和分析辣椒传入后对中国的影响。辣椒有五个品种,均起源于美洲。辣椒被哥伦布带入欧洲后,被西班牙、葡萄牙航海家与商人首先传播到亚洲的印度、非洲东部沿海地区,随后传入日本、印度尼西亚。通过对16世纪中国对外贸易及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贸易的研究,认为辣椒应当于16世纪晚期通过海上交通引入中国。辣椒最初在浙江沿海、广东沿海地区引种,河北与山东紧随其后。辣椒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名称,根据辣椒名称的演变可以推断辣椒在中国传播的方向。辨析辣椒别名可避免讹误,避免将彼物当成此物的错误,这是进行辣椒传播研究的基础。明末称辣椒为番椒,清代辣椒通行的名称沿用此。北方地区常常将秦椒、花椒、辣椒三个名称用混,南方地区则常将茱萸、蔊与辣椒混淆,民国时辣椒别名的混淆情况已逐渐减少。辣角一名主要在山西地区使用,海椒一名起源于湖南,随着辣椒的传播应用到四川、贵州等地。辣椒在明代、清代、民国各省方志中的记载,为研究辣椒在清代的传播路径和民国时的生产情况提供大量依据。辣椒首先传入沿海地区,随后传入内地,在广东、贵州、湖南、浙江、河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地区栽种,在山东、河北、湖南地区推广速度最快、栽培密度最大,其次是贵州和广东。湖南地区辣椒由广东商人带入再传播至周边四川、贵州等地区.福建地区辣椒由台湾地区传入,江浙地区以太湖为中心扩散。河北等中原地区的辣椒传入陕西、甘肃等西北部地区。东北地区以辽宁为源头传播到吉林、黑龙江地区。民国时全国各地均栽培辣椒,并产生望都、益都、嘉禾、邵阳等产椒大县,我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辣椒生产国之一辣椒传入中国后得到迅速推广不仅因为辣椒本身广泛的生态适应性,还因为民众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及我国对夏季蔬菜的渴求,同时,战争和人口的迁移推动了辣椒的传播。辣椒的传入为中国带来深刻影响。辣椒不仅丰富了我国蔬菜结构,还丰富了我国文化,产生了富有特色的辣椒文化,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