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并将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同时日益认识到特殊教育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对于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普及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方面。在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特别提出“在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应加大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强调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需要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其中。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上世纪80年代特殊教育学校在我国逐步创办以来,虽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特殊教育事业在我国有了基础性的进展,但目前仍然远远落后于残疾人人群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在入学机会、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与就业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着我国教育公平事业的建设。在新经济形势的背景下,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的要求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特殊教育公平的现状问题,为教育事业实践探索提供理论支持。基于此,本文聚焦我国现阶段特殊教育公平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关注特殊教育群体,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公平价值实现为归宿,结合特殊教育发展的相关理论,对学界关于我国特殊教育的研究情况作了重点梳理与归纳,明确了具体的研究思路。论文以问题导向展开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问题的提出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重点等四个方面展开,为论文的深入作最基础性的铺垫和阐释;第二部分是特殊教育公平研究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资源两方面内容,明确后文论述的基本问题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则着重讨论我国特殊教育公平实践的现状,从成就与问题两个方面做详细分析;第四部分紧接现状分析,探讨特殊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从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维度展开。第五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对比分析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指出改善我国特殊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现实路径,给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