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休克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疗效及认知影响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抑郁障碍是一种高致残、易复发、治愈率低的精神障碍,疾病负担重,极大增加患者自杀风险。研究发现抑郁障碍是导致青少年自杀最常见的原因,并且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经常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抗抑郁药疗效有限,约30%患者在两种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下无效,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最有效的抗抑郁治疗手段,我国电休克治疗使用在精神专科医院较为常见。指南中电休克治疗更被推荐用于年龄13岁及以上的抑郁障碍患者,但在青少年使用较为谨慎,主要是对认知影响的担忧。在伴高自杀风险、严重自伤、明显激越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ECT推荐为一线治疗手段。然而,有关认知功能受损何时恢复、随访期间认知功能如何改变等研究尚无定论,且关于认知改变与疗效的研究相对较少、结果并不一致,值得进一步讨论。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ECT在青少年和成人抑郁障碍患者的抗抑郁疗效、抗自杀效果和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分析ECT疗效、抗自杀效果和疗效相关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为青少年抑郁障碍电休克治疗提供参考。3.研究方法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于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入组抑郁障碍住院患者47例,均接受了ECT治疗。诊断依据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确诊,有ECT适应症,且同意接受ECT治疗。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选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4)和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BSI)评定治疗效果,选用Thinc-it工具评估认知功能,分别在ECT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24h进行评估。Thinc-it工具包括了注意力、执行功能、工作记忆、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维度,是专门为抑郁障碍认知功能评估设计。本研究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少年组、成人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量表评分差异、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和评分减分率差异,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ECT疗效、抗自杀效果以及疗效相关认知功能的因素。根据患者有无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量表评分差异,选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对伴有NSSI患者ECT疗效影响因素以及发生NSSI的相关症状因素进行分析。数据分析选用SPSS 25.0统计软件,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取P<0.05,检验水准α=0.05。4.研究结果4.1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青少年组患者女性更多、发病年龄小、更多与父母同住、抑郁发作病程长、住院次数更少、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更少联用心境稳定剂治疗(P<0.05)。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抑郁障碍患者多为年轻女性(P<0.01),文化程度低、多与父母同住、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史(P<0.05),更易出现自杀观念、反复出现自杀行为(P<0.05)。4.2 ECT抗抑郁疗效分析:青少年组患者和成人组患者电休克治疗有效率、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85、0.696,P均>0.05)。青少年组患者基线HAMA量表评分和基线HAMD总分、睡眠障碍因子分显著高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ECT后HAMA、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HAMA、HAMD量表评分减分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障碍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ECT有效的预测因子(OR=9.500,95%CI 1.091~82.725,P=0.041),男性是抑郁障碍患者通过ECT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OR=7.467,95%CI 1.799~30.994,P=0.006)。无NSSI组患者相比NSSI组患者通过电休克治疗更有效(χ~2=3.945,P<0.05),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0,P>0.05)。青少年NSSI组患者与成人NSSI组患者对ECT应答率、缓解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2.244、0.000,P均>0.05)。有NSSI组患者基线HAMD总分、认识障碍和绝望感因子分更高(P<0.05);有NSSI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基线HAMA总分和躯体焦虑因子分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HAMA精神焦虑因子分越低,有NSSI的患者对ECT越易应答(OR=0.596,95%CI 0.362~0.982,P=0.042)。4.3 ECT抗自杀效果分析:青少年组患者和成人组患者通过电休克治疗抗自杀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3,P>0.05)。青少年组患者基线BSI总分及自杀倾向因子分显著高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患者通过ECT后BS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患者BSI量表评分减分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自愿入院、受教育年限≤9年和无NSSI均是抑郁障碍患者ECT后仍有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P均<0.05);基线HAMD绝望感因子分高、基线BSI自杀意念因子分高的抑郁障碍患者通过ECT抗自杀效果稍弱(OR=1.442,95%CI 1.069~1.947;OR=2.671,95%CI1.337~5.339;P均<0.05)。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后自杀意念程度与认识障碍因子、阻滞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HAMD总分成正相关(r=0.739、0.560、0.811、0.775、0.763,P<0.05),治疗后自杀倾向程度与认识障碍因子、阻滞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HAMD总分成正相关(r=0.615、0.538、0.631、0.657、0.664,P<0.05)。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治疗后自杀意念与睡眠障碍(B=1.161,P<0.05)、绝望感(B=0.889,P<0.05)存线性关系;治疗后自杀倾向与HAMD总分(B=0.439,P<0.05)存线性关系。无NSSI组患者相比NSSI组患者通过电休克治疗抗自杀效果更佳(χ~2=3.951,P<0.05);青少年NSSI组患者相比成人NSSI组患者通过ECT抗自杀效果无显著差异(χ~2=0.054,P>0.05)。有NSSI组患者基线BSI量表评分均更高(P<0.05);有NSSI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基线BSI总分和自杀倾向因子分更高(P<0.05)。NSSI与基线HAMD认识障碍和绝望感因子分、基线BSI总分和2类因子分成正相关(r=0.350、0.299、0.398、0.412、0.374,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NSSI与基线BSI自杀意念分存在线性关系(B=0.061,P<0.05)。4.4 ECT对认知功能影响分析:青少年组患者基线PDQ-D-5得分较成人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少年组患者ECT后PDQ-D-5得分明显降低、TMT-B完成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患者ECT后认知功能与基线状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基线1-Back正确回答数是患者通过ECT有效的预测因子(OR=1.124,95%CI 1.004~1.257,P=0.042),AUC为63.9%(95%CI:44.9%-83.0%)。5.结论(1)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经电休克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焦虑症状,与成人抑郁患者疗效无异,值得在临床中使用。男性、无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抑郁障碍患者更应优先考虑电休克治疗。(2)ECT对不同年龄抑郁障碍患者均有较好的抗自杀效果,非自愿入院、无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受教育程度低的抑郁障碍患者通过ECT抗自杀效果更佳,治疗前严重绝望感和自杀意念强烈的抑郁障碍患者通过ECT抗自杀效果稍差。治疗后绝望感症状群和睡眠障碍症状群等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是评估ECT后患者自杀风险的关键。(3)抑郁障碍伴NSSI在青少年女性,受教育年限低、与父母同住、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的患者中常见,对该类患者可能需要单独的针对NSSI的治疗干预。伴NSSI的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更严重、自杀风险更高,ECT在伴NSSI抑郁障碍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有效性。(4)ECT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部分认知功能改善,可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认知维度,这可能与抑郁症状改善相关;基线1-Back正确回答个数较高的抑郁障碍患者ECT疗效更好,提示工作记忆水平可能对预测ECT疗效有帮助。
其他文献
目前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已发展成为临床危重症救治的难点。在此研究领域中的动物模型开始受到关注。在ALI病理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目前常用的ALI动物模型,并对这类模型的临床吻合度进行统计分析,对比所得结果发现,由于受到造模方法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制约,现有的ALI发病机制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且在造模时很少涉及到中医致病因素,这对模型的应用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不断改变。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互联网科技的应用,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作用出发,分析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给予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展。
目的 探究开窗式电脑验光检测青少年低度屈光不正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眼科接受屈光不正检查的青少年8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检影验光,研究组采用开窗式电脑验光,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屈光不正的确定率、球镜屈光度值、柱镜屈光度值及散光轴位的测定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出屈光不正34例,检出率为97.14%,对照组检出屈光
目的 研究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在低温下的杀菌效果,为探索冷链货物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及模拟现场试验方法,对含氯消毒片和过氧乙酸在低温下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显示,温度为-20℃,有效氯为1 000 mg/L的含氯消毒片溶液和过氧乙酸作用10 min,对悬液内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显示,温度为-20℃
随着“一带一路”、文化自信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文化意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化意识也被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写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课程标准强调文化意识的重要性,重新界定文化意识的内涵,对英语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这意味着英语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教学的执行者,教师信念和实践直接关系到课程标准的落实程度,所以要加强对高中英语教师信念的重视,推动教师信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以萨丕尔—
<正>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可信数字身份对数字经济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支撑作用,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建立技术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大力推动数字身份体系建设应用.近年来,我国也大力倡导和发展数字经济,数字化服务已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在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传统的基于实体证件的身份认证方式已难以适应网络化、数字化活动需求;个人身份信息滥采、滥用以及泄露问
期刊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产量与价格已经不再是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了,于是生产者们开始探索如何为农产品增加产品价值。2017年,国家开始大力推动品牌兴农政策,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域发展的时代了,并且推出了一批相当具有实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国家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同时农产品也因为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其原有的形态而被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品牌声誉也逐渐成为农产品引起消费者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