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靶血管介入治疗策略对冠脉搭桥术后再次血运重建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aikubk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常用的再次血运重建治疗方法,不同PCI靶血管介入治疗策略对预后的影响有所差异。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CABG术后再次血运重建患者不同部位PCI治疗的治疗现状、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及长期随访的预后情况,并荟萃分析比较CABG术后PCI开通原位血管与桥血管的预后。  方法:1.选择大连地区行PCI的2家三甲医院。回顾性分析2002年09月23日至2017年08月15日在大连地区2家医院住院并行PCI治疗的34例具有CABG病史的冠心病患者。收集并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冠脉造影的结果、PCI治疗的情况、药物辅助治疗的情况,以及住院期间的主要不良事件,包括: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in AdverseCardiacEvents,MACE)。通过查阅病例系统或电话随访研究对象PCI术后的预后情况,包括全因死亡、MACE事件及反复心绞痛发作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的MACE及长期随访的MACE均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无计划再次血运重建治疗。  2.从已发表的文献中检索获得12项符合文章纳入标准的队列研究,均比较了CABG术后原位血管PCI与桥血管PCI的预后。通过I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若I2小于50%,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指标;否则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指标。  结果:1.(1)CABG术后PCI患者入院基线资料:共连续入选34例CABG术后PCI患者,平均年龄67.2±7.9岁,其中男性27例(79.4%)、女性7例(20.6%)。冠心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史76.5%、糖尿病史32.4%、吸烟史32.4%。既往史中脑血管病史14.7%、心力衰竭史44.1%、心肌梗死史17.6%、CABG术前PCI史20.6%。发病后97.1%的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其它症状占2.9%。30例(88.2%)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4例(11.8%)因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入院。  (2)既往CABG术病变特点、治疗和CABG术后PCI手术情况:桥龄67.3±46.5月。桥血管数目2.9±1.2支。经桡动脉路径4例(11.8%)、经股动脉30例(88.2%),应用IABP0例(0.0%),应用临时起搏器1例(2.9%)。术中抗凝药物比伐卢定1例(2.9%)、普通肝素钠33例(97.1%);应用糖蛋白Ⅱb/Ⅲa(Glyco-proteinⅡb/Ⅲ,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4例(11.8%)。原位血管病变12例(35.3%);原位血管及桥血管病变16例(47.1%),其中静脉桥血管病变10例(占总体的29.4%),动脉桥血管病变3例(占总体的8.8%),动脉及静脉桥血管病变3例(占总体的8.8%);另有6例(17.6%)病变部位不明确。PCI部位:原位血管PCI22例(61.8%),原位血管与桥血管PCI1例(2.9%),桥血管PCI8例(23.5%),另有4例(11.8%)PCI部位不明确。  (3)CABG术后PCI患者住院期间用药及住院日:住院期间的药物使用情况:低分子肝素55.9%、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26.5%、阿司匹林76.5%、氯吡格雷/替格瑞洛82.4%、他汀70.6%、β受体阻滞剂73.5%、ACEI/ARB61.8%、钙通道拮抗剂29.4%。平均住院日11.7±5.3天。  (4)有CABG病史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均未出现死亡及MACE事件。  (5)CABG术后PCI患者的长期预后:随访时间最短1年,最长15年,中位随访时间4.5(2.8,8.0)年。总体的全因死亡率为8.8%,MACE事件发生率为41.2%,因反复心绞痛发作入院治疗率为61.8%。与桥血管PCI相比,行原位血管PCI治疗患者的全因死亡率(9.5%VS12.5%,P=0.46)、复合MACE事件发生率(42.9%VS50.0%,P=0.30)、因反复心绞痛发作入院治疗的患者比例(66.7%VS75.0%,P=0.26)均降低,但两者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2.荟萃分析结果:与CABG术后PCI开通桥血管相比,开通原位血管可降低院内死亡风险(RR0.522,95%CI0.366~0.743,P<0.001)及长期随访的全因死亡风险(HR0.766,95%CI0.698~0.840,P<0.001)、MI发生风险(HR0.621,95%CI0.551~0.699,P<0.001)和MACE发生风险(HR0.426,95%CI0.308~0.590,P<0.001)。  结论:1.大连地区CABG术后PCI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行PCI治疗开通原位血管的更多,开通原位血管与桥血管术后短期预后均较好,对于长期预后,开通原位血管术后长期随访的全因死亡率、MACE发生率、因反复心绞痛发作入院治疗率较开通桥血管均有降低趋势。  2.荟萃分析表明与CABG术后PCI开通桥血管相比,开通原位血管能减低长期随访的全因死亡率、非致死性MI及MACE风险,但在降低院内死亡率方面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与现行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相匹配的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设计研发统计模型,应用于护士绩效工资二次分配,充分体现护士分层次管理及多劳多得、优
目的:  研究初发1型糖尿病患儿发生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是否可预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指导临床,提高医务人员及公众对糖尿病
氰化浸出后的矿浆采用洗涤方法达到固液分离。由干洗涤流程不同,产生不同的经济技术效果。本文以三个典型的氰化厂采用的三种洗涤流程为例,进行了分析比较,可能对洗涤流程的
目的:探索术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复发分组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明确影响术后转移性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晚期乳腺癌个体化内科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
目的:  我国正处于快速社会转型期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日趋西化和人口的老龄化,已对人民的身体素质产生了严重影响,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不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