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变相期货交易法律规制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可以分为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和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是为大宗商品交易提供组织、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场所,在促进商品流通,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市场经营者对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认识存在误区,不当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致使大宗商品现货交易频频出现变相期货交易现象。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以促进实物商品交易为其主要目的,同样交易者交易目的亦是以转让、获取商品所有权为其目的。但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因不当采取期货交易机制,如以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对冲交易、T+0交易致使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脱离实物商品交易,演变为变相期货交易。因变相期货交易逃避市场监管,易引发较大的市场风险、侵犯投资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当前,由于我国对于变相期货交易的法律规制尚存在不足之处,造成变相期货交易行为屡禁不止。深入分析变相期货交易行为,完善变相期货交易法律规制,对于促进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变相期货的界定进行介绍。变相期货交易发生于现货交易市场,分析期货交易是界定变相期货交易的前提,该部分首先对期货交易的法律定义进行梳理,进而通过对我国四大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进行梳理分析,从而对期货交易法律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期货交易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论述。其次,该部分通过“变相期货交易第一案”对变相期货交易的法律特征及涉及主体的法律关系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以变相期货交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为主题,通过对变相期货交易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论述,从而得出应加强对变相期货交易的法律规制。变相期货交易不仅继承了期货交易固有的风险,同时因其逃避监管亦引发了新的风险。因此,该部分首先对期货交易固有风险进行阐述,其次依据实践中出现的变相期货交易事件,对变相期货交易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投资者利益、无益于市场经济发展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主要对变相期货交易的认定进行阐述。首先,该部分对变相期货交易认定难点进行分析,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外在客观、可视化因素对变相期货交易进行认定。进而提出变相期货交易认定应遵循风险规制、市场创新、实质重于形式、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最后,提出认定变相期货交易的因素,应当以交易是否脱离实物商品交易为核心要素并辅之于交易主体、市场配套措施及合约内容进行认定。第四部分从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对我国大宗商品变相期货交易法律规制现状进行评析。关于大宗商品变相期货交易的法律规制,在立法方面,通过对现行立法文本进行分析,我国现行立法尚未对变相期货交易进行明确规定,并且对变相期货交易认定缺乏统一的标准;行政监管方面,因立法供给不足,导致执法无法可依,同时因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关,造成变相期货交易监管力度不足;司法方面,通过对各地法院关于变相期货交易裁判文书分析,各地法院对变相期货交易案件存在不同态度,部分法院将证监会认定依据作为诉讼前置程序,对于未经证监会依法认定的直接驳回起诉,并且各地法院对变相期货交易认定标准不一。第五部分是对完善变相期货交易法律规制提出可行性建议。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规制变相期货交易行为应当明确变相期货交易统一认定标准,建立跨市场监管制度,完善行政监管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完善司法救济途径保护投资者利益。
其他文献
结婚与生育从来都被视为人生大事,而自古以来婚姻与生育总是密不可分,因而,在制度规范中,婚姻规范与生育规范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结婚规范与生育规范,这两者同样是紧密捆绑的。然而,这种捆绑关系与婚姻、生育的权利属性并不相符,亦会造成某些冲突和不当。从发展的视角看,结婚规范与生育规范再不需要如此的捆绑,对这种捆绑关系做出适当调整是必要的。本文基于这一考虑,尝试提出为结婚规范与生育规范松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就“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设全媒体”作出论断,给我国涉藏传播提出新的时代命题。藏语卫视作为涉藏传播重要组成部分,在境内外藏胞群体中发挥着突出作用,肩负着推动藏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现有的西藏藏语卫视、青海安多卫视、四川康巴卫视三家藏语卫视,已通过卫星、有线电视等方式覆盖了五省藏区及境外的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地,发展迅速,成效斐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创设民事审限制度,对当时职权主义架构而言,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规定,发挥着缓解诉讼拖延和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作用。进入本世纪,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民事审限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状况难以令人满意,案件超审限现象普遍发生。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立案登记制的推行、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完成,民事审限制度运行的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导致审限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异化,因此部分学者主张废
本文以卢梭的语言起源理论为研究对象,以《论语言的起源》为文本依据。同时,本文将以卢梭的“自然状态”为切入点,通过追溯回人类的自然本性,区分和弄清促使人们言说的条件,厘清“不平等”的起源和语言的起源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通过对“南方语言”与“北方语言”、“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等几对关系的论述,突出自然(nature)和礼俗(moral)的张力关系在语言和社会演化中的重要意义,最终揭示出语言与统治之
最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这类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云平台的建设,而如何将云平台与教学相结合,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仅仅是将所有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而学生死记硬背的多,仅仅重视考试成绩,这与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方面发展理念相违背。而情景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教育云平台,
严格来说,当埃里希·奥尔巴赫在谈论“摹仿”时,他所指涉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或作品间的关系。按照他的理解,“摹仿”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现实主义的“复制”,也不同于19世纪理论家理解的“反映”,而是更多地作为问题意识的“出发点”在语文学批评实践中发挥作用。因此,奥尔巴赫试图赋予“摹仿”一种方法上的意义,而不再简单将“摹仿说”等同于“现实主义”。本文拟将《摹仿论》作为思考的切入点。《摹仿论》的独特之
关注回族教育发展步伐,对推动回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对促进经济发展、区域教育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相对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以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回族学困生为研究域,选取宁夏回族地区一所学校为研究基地,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学校回族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形成学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和分析,尝试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积极影响。现阶段,就我国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合作金融在中国农村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然而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却稍显乏力,未能充分起到应有的支农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存在一定的问题,社员的产权无法得到落实。产权是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明晰的产权关系不仅具有定分止争、激励约束的功能,还能促使农村合作金融
“城乡中国”背景下的宅基地流转一直面临着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二者博弈失衡的困境。宅基地对秩序价值主义追求的偏失,所涉制度供给不足以及系统化市场机制缺乏的根源无形中巩固强化了宅基地的保障功能。从流转过程来看,宅基地存在着:城镇居民作为流转对象受禁、“房地一体”流转客体复杂难解、流转规范化细则缺乏以及公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如何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机制才是解决宅基地
新课程改革以来,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游戏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它让英语的学习方式不再是乏味枯燥的,而是走向了一个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的过程。但是有些英语教师在实际运用游戏活动时,存在实施困难、未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游戏和游戏活动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以南昌市某小学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