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仑雪菊是一种具有芳香性的小型一年生菊科植物,蛇目菊属,原产于北美,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分布。研究表明昆仑雪菊具有降血压、抗病毒、抗衰老、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降血压活性尤为显著,因而也被称为“降压雪菊”,然而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鲜有文献报道。本研究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为指标,定向筛选出最佳雪菊萃取溶剂为甲醇,利用甲醇提取得到粗提物并分离鉴定其中的化合物,初步评价了所得到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将干燥的昆仑雪菊花序打碎,用甲醇萃取3遍,减压浓缩得到甲醇粗提物。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手段(硅胶柱层析、Sephedex LH-20凝胶柱层析、薄层层析等)从甲醇粗提物中共分离到7个单体化合物,利用1D和2D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1H-1H COSY、HSQC、HMBC)、红外IR、紫外UV和质谱MS等现代波谱技术及相关文献检索,鉴定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咖啡酸甲酯、紫铆因、异甘草素、脱镁叶绿素a、β-香树脂、异奥卡宁-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香豆酸甲酯。(2)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2、3、6和7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6的活性最强,在100μmol·L-1浓度下,其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9.52%和88.54%,与阳性对照α-生育酚的抗氧化活性非常接近;其次为化合物2,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5.17%和84.58%。初步推断在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酚羟基、双键等可能是对化合物抗氧化能力起决定作用的官能团。(3)对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强的5个化合物进行抑制ACE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6对ACE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为165.22±4.32μmol·L-1,其次为化合物2和化合物3,IC50分别达到185.7±3.68μmol·L-1和198.72±5.21μmol·L-1,最后为化合物1和化合物7,IC50分别达到289.51±5.82μmol·L-1和332.45±4.69μmol·L-1,均表现出较强的体外降压活性,推测这些化合物可能为昆仑雪菊中潜在的降血压物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昆仑雪菊中的降血压活性成分提供了物质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