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适用问题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l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是通过《刑法修正案(四)》第六条修改增设的罪名,该罪名的设立体现了我国对于重点保护植物、保障生态资源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决心。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植物资源的采伐和破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进行了相关规定,笔者通过相关案例找出当前本罪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取得更好保护国家重点植物资源的效果。本文介绍了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学者对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相关问题的理解和适用存在争议,通过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分析目前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通过借鉴域外对植物保护的相关刑事法律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我国关于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犯罪对象范围理解不一,相关司法解释的滞后性对犯罪对象范围解释不够明确,司法机关对于特殊情况或种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否属于本罪的犯罪对象观点不一,例如人工培育的国家野生重点保护植物、自然死亡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家贸易公约》附录中植物、农民自留地及屋前屋后的零星珍贵树木是否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在司法实践中难以被认定,各地法院适用的标准不统一导致出现不同的结果,造成司法适用上的混乱。其次如何判断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行为人主观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故意的明知要求行为人了解什么内容和达到什么程度,同时行为人是否需要违法性认识,也是本罪司法适用中出现的一大难题。再次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量刑不够准确,忽视许多酌定量刑情节,不能全面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不能起到更好的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作用。最后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处罚时适用补植复绿等非刑罚处罚措施存在现实困境,不能达到司法机关预期的效果。笔者通过对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犯罪对象范围进行分析,对特殊类型的植物确定不同的司法适用标准,解决各地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的犯罪对象认识分歧;明确对行为人犯罪故意认定的具体标准和路径;列举部分司法机关应当考虑的酌定量刑情节;同时对补植复绿的在司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最大程度解决本罪目前存在的司法适用的问题,保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其他文献
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自戏曲进入西方世界以来,产生了诸多关于“戏曲”一词的英译译法,如今各种译法并行,对戏曲艺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社会化问答社区以具有社交属性,交流方便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用户参与。对于社会
近些年来,因为科学水平的上升,实际系统、控制目标和被控对象逐渐变得复杂,许多新的控制方法应运而生。针对非线性系统,现如今较为有效的控制方法为模糊控制。因为对于复杂的系统,变量数目较多,被控对象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同时也可能存在互联情况,传统控制往往难以十分确切的描述系统的动态。模糊逻辑控制器包括四个部分:模糊化、模糊推理、规则库和解模糊。此外,随着模糊控制理论的持续演进,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也不断受到更
现如今,我国的刑法规制缺少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造成森林资源受到损毁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使生态环境遭到恶意破坏,对人类生
现代棒球运动诞生于美国,美国棒球运动的发展史俨然可等同于现代棒球运动的发展史。然而,随着这项运动传入日本,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演变成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棒
边寿民作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印俱佳,创作题材极为广泛,最令人称道的是他的芦雁题材。无论是绘画思想,还是笔墨品格,亦或者章法布局,都较前人有重大突破。边寿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与时代相呼应的教学理念,其在化学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故本文以化学对话教学为主题,利用在西藏大学读研的契机,调
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赋予了数据主体一项新型数据保护权利——数据可携权,该权利允许数据主体在数据控制者处获取个人数据副本(个人数据副本获取权)或将个人数据转移到
李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较早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中国社会的特征和中国革命的特殊形势,阐明了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相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统
图像去噪不仅仅是一个老的学科问题,在当下也是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更优秀的算法对噪声图像进行更好的修复。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采集硬件易于处理具有出色高分辨率和高快门速度的图像。但是这些因素也导致图像捕获设备在抓取图像时容易被噪声破坏。有效的图像去噪技术可以帮助相机制造商解决这个问题。这也使得图像去噪仍然是继续研究的热门问题。本文研究的去噪技术是基于块和稀疏表示的去噪理论。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