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妊娠滋养细胞相关产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海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IVF-ET受孕产妇与IUI受孕产妇的妊娠滋养细胞相关产科并发症发病率的差异,从临床角度为IVF-ET技术中体外培养这一过程对滋养细胞表观遗传存在的可能影响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与资料:通过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并在海口市各个医院(包括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海南省中医院、海口市中医院、海南省妇幼保健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二八医院、海南现代妇婴医院、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海南妇产科医院)生产单活胎的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以IVF-ET受孕患者为观察组,以IUI受孕患者为对照组。IVF-ET受孕患者根据胚胎是否冻融进一步分为新鲜胚胎移植受孕亚组(以下简称Fresh组)和冷冻胚胎移植受孕亚组(以下简称F-ET组),根据胚胎体外培养时间的长短分为卵裂期胚胎移植受孕亚组(以下简称D3组)囊胚期胚胎移植受孕亚组(以下简称D5组)。回顾病例,获取患者妊娠期滋养细胞相关并发症的资料。借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IVF-ET观察组和IUI对照组、Fresh组和F-ET组、D3组和D5组妊娠期滋养细胞相关产科并发症的结果,从临床角度为IVF-ET技术中体外培养这一过程对滋养细胞表观遗传存在的可能影响提供线索和依据。结果:所有1634例患者中,1360例(83.2%)通过IVF-ET受孕,274例(16.8%)通过IUI受孕。IVF-ET受孕患者中接受新鲜胚胎移植受孕的患者615例(45.2%),接受冷冻胚胎移植受孕的患者745例(54.8%);接受卵裂期胚胎移植受孕的患者1077例(79.2%),接受囊胚期胚胎移植受孕的患者283例(20.8%)。以下为各并发症在组间的结果。1、IVF-ET与IUI受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情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在IVF-ET组与IUI组的发病率分别为4.8%、6.6%,2.1%、4.0%,2.6%、2.6%;在Fresh组与F-ET组的发病率分别为4.1%、5.4%,1.8%、2.4%,2.3%、3.0%;在D3组与D5组的发病率分别为5.0%、3.9%,2.2%、1.8%,2.8%、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在IVF-ET组与IUI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2),IUI组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为IVF-ET组的2.336倍。2、IVF-ET与IUI受孕胎盘粘连/植入的发病情况:胎盘侵袭过度、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在IVF-ET组与IUI组的发病率分别为3.1%、0.7%,2.1%、0.7%,1.0%、0.0%;在Fresh组与F-ET组的发病率分别为2.0%、4.0%,1.5%,2.7%,0.5%、1.3%;在D3组与D5组的发病率分别为2.4%、5.7%,1.7%、3.9%,0.7%、1.8%。胎盘侵袭过度的发病率在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VF-ET组的发病率为IUI组的4.334倍,F-ET组的发病率为Fresh组的2.108倍,D5组的发病率为D3组的2.422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其在Fresh组与F-ET组不再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IVF-ET组与IUI组、D3组与D5组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校正后IVF-ET组的发病率升高为IUI组的5.181倍,D5组的发病率降低为D3组的2.265倍。胎盘粘连与胎盘植入在各组间的发病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IVF-ET与IUI受孕胎盘位置/结构异常的的发病情况:前置胎盘及胎盘脐带插入异常在IVF-ET组与IUI组的发病率分别为4.7%、1.5%,5.0%、2.2%;在Fresh组与F-ET组的发病率分别为6.0%、3.6%,4.6%、5.4%;在D3组与D5组的发病率分别为4.6%、4.9%,4.7%、6.0%。IVF-ET组与IUI组的前置胎盘发病率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校正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校正后IVF-ET组的发病率为IUI组的2.918;Fresh组与F-ET组前置胎盘发病率的差异在校正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校正后不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D3组与D5组,前置胎盘的发病率在校正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盘脐带插入异常的发病率在IVF-ET组与IUI组间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校正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校正后的IVF-ET组胎盘脐带插入异常的发生率为IUI组的2.520倍;而在Fresh组与F-ET组、D3组与D5组,其发病率的差异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校正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IVF-ET与IUI受孕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胎盘早剥在IVF-ET组与IUI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0%、1.5%;在Fresh组与F-ET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5%、0.5%;在D3组与D5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2%、0.0%。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在各组间的差异,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校正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IVF-ET与胎盘功能异常的关联:SGA在IVF-ET组与IUI组的发病率分别为5.4%、5.5%;在Fresh组与F-ET组的发病率分别为6.2%、4.8%;在D3组与D5组的发病率分别为5.6%、4.9%。SGA的发病率在各组间的差异,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校正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IVF-ET体外培养可能并不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风险;2、IVF-ET体外培养可能增加胎盘侵袭过度的发病风险,且延长胚胎体外培养时间可增加胎盘侵袭过度的发生风险。但胚胎是否冻融并不增加其发生风险。3、IVF-ET体外培养可能增加前置胎盘与胎盘脐带插入异常的发病风险,而胚胎是否冻融或者延长体外培养时间并不增加前置胎盘与胎盘脐带插入异常的发病风险。4、IVF-ET体外培养并不增加胎盘早剥及SGA的发病风险。
其他文献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肝癌的主要组织学亚型,占原发性肝癌的90%,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三大常见原因。MicroRNA-206(miR-206)参与人体中一系列的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增殖、组织器官的生长及肿瘤的发生等,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深入了解miR-206对肝癌的作用机制,对今后肝细胞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都具
目的:胰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人类恶性肿瘤之一。因早期难以发现以及常常出现化疗药物耐药的原因,而导致临床胰腺癌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急迫开发新的有效药物治疗胰腺癌。药物再利用与新药开发相比,因其大大缩短了药物开发的时间、成本和风险,所以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成功,致使旧药新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自噬已经被发现在肿瘤细胞处于营养缺乏、代谢压力、低氧及化疗药物诱导细胞死亡的情况下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而除了保
目的: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Real World Study,RWS),回顾性分析海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III-IV期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1、研究对象为海南地区NSCLC患者223例,其中III-IV期
目的探讨IVF/ICSI-ET周期中超排卵Trigger次日血清E2、P水平以及变化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IVF/ICSI-ET促排卵周期临床结局提供新的预测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ET治疗的患者,共纳入黄体期长方案、卵泡期长方案、拮抗剂方案共1040个治疗周期。依据是否获得妊娠分为妊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GIL)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相关参数和临床、病理等资料,研究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以及18F-FDG PET/CT影像特征,探讨18F-FDG PET/CT在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确诊的42例G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
目的探索β-地中海贫血的无创性产前检测技术,利用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和父亲外周血开发一种对胎儿进行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一步探讨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对胎儿β-地中海贫血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妇中,收集了10例夫妇双方携带非同型的β-地贫突变基因的志愿者家系,经孕妇和她的丈夫双方知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妊娠17周至28周时
目的:观察小组治疗结合常规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生活质量、交流能力、语言功能及情绪方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言语治疗,包括听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书写训练,每周5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在小组治疗时间段嘱患者自由形式语言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每周安排一次小组治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在海南地区女性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IVF-ET)助孕过程中卵巢反应性的临床意义,为预测卵巢反应性的阈值制定标准。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首次IVF-ET患者病例数1106例,分为低、正常和高反应三组。分析三组年龄、身
目的:通过超声技术测量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胃容量,评估择期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饱胃情况,探讨其术后患者早期进饮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120名进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59岁,体重指数(BMI)18.5~30kg/m2,通过密闭信封法随机把120名患者分为A、B、C、D四个组(n=30)。A组:术前禁食8小时,
目的:以正常妊娠孕妇早孕期(孕周为11+0~13+6周)胎儿符合国际测量标准的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超声图像为研究对象,来探讨:1、超声图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定位及厚度测量软件这项新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2、将信息科学中的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到传统的胎儿图像识别及测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5月14日至2017年6月30日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