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许可下第三方再制造供应链决策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相关组织认识到节能和污染排放对可持续制造的重要性。再制造作为绿色产业,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再制造逐渐引起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有关企业制造及再制造的优化问题,也逐渐成为广大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但是,如果第三方再制造商(3PR)参与到废旧产品的再制造中,通常会涉及到专利许可问题。为了探讨专利保护机制背景下的再制造供应链成员的博弈过程,本文研究了由一个组件供应商、一个原始制造商(OEM)和一个第三方再制造商(3PR)组成的再制造供应链决策模型,并对比了不考虑专利许可的情形。
  通过模型分析供应链成员的相互作用,本文确立了在有无专利许可的情况下组件供应商、OEM和3PR的最优生产策略和最优定价策略,以及在有专利许可的情况下OEM的最优专利许可策略。同时,比较了不同情形下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均衡产量和价格,以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大小。研究表明,(1)对于整体供应链而言,如果可再制造比例足够高且新产品制造成本较低,OEM使用专利许可策略对整体供应链更有利;如果可再制造比例不够高,但新产品制造成本满足一定条件,OEM使用专利许可策略对整体供应链是有利的。(2)如果可再制造比足够高,使用专利许可策略对OEM总是更有利的;如果可再制造比例没有那么高,但新产品制造成本足够高,OEM使用专利许可策略对自身也是有利的。(3)如果可再制造比例足够高,且新产品制造成本较低时,OEM使用专利许可策略对3PR更有利,不仅OEM可以从专利许可费获得额外的收入,3PR也能获取一定利润,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本文从更加实际角度出发,考虑了专利许可和具有供应商的闭环供应链,探讨了组件供应商、OEM和3PR的最优决策。在理论上,探索第三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专利许可问题,对再制造供应链理论进行了补充。在实践上,对供应链成员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再制造决策和专利制度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及节约能源问题,2006年初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节能减排”起就一直致力于此,“十三五”规划中更是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工作稳步进行。企业逐渐认识到可持续的闭环供应链可以帮助企业生存,以低成本向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回收产品再制造作为先进的、资源节约型的回收品处理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一方面,再制造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也是再制造备受关注的原因。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推动各行业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加速向低碳能源体系转型,但现有数据显示,中国的能源需求仍在增长,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在增加。特别是,作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的基础性行业之一,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国内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为交通运输行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固优势,补短板,制定改进策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为了探究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可
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长引起全球气候急剧变化,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鉴于国际碳减排的巨大压力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低碳发展转型刻不容缓。探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机制,有利于为制定切实合理的政策建议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以期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缓解气候变化。同时,能源经济数据的非正态特征难以满足均值面板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分位数回归方法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工具。作为基于因变量的条件分布拟合自变量的线性函数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对具有异方差、非正态
以往中国主要通过行政强制性措施实现碳减排目标,但依靠行政强制性措施实现碳减排的效率较低且代价较高。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市场机制在碳排放配额分配中的作用,并逐步补充当前主要使用的行政强制性措施。碳交易制度已成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截至2019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已经运行6年,其实际成效如何,其对控排企业的规制效应如何,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因此,本文从低碳技术创新与绿色投资两个方面切入,研究中国碳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的影响。为了定量估计中国碳交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网上购物作为主要购物方式。作为的网上购物的主要渠道,电子商务平台在方便消费者和商家交易的基础上,还产生了大量的在线评价信息。在线评价收集了每一个产品历史消费者的个人意见,改变了消费者以前只能通过商品描述和熟人口碑来了解产品的状况,从各个角度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了支撑。此外,在线评价中包含了大量的市场信息,如产品需要改进的方向、产品和服务质量等等,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服务理念,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收益率。通过对电子商务在线评价的情感分析
随着工业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对人与自然与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国家一直强调要发展可持续供应链,闭环供应链的运营管理也一直是可持续供应链的热点研究问题。不仅如此,利益联盟成员希望企业能更多地考虑环境绩效,这就要求供应链上各成员除了寻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还要考虑链条上其他成员的利益或者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然而全球范围内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非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的发生不仅会使整个供应链突然中断而不能正常运转,还会给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损
随着世界科技竞争形势的日益严峻,协同创新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协同创新可以促使协同各主体方资源得到高效配置与共享,同时可满足降低创新成本的诉求,协同创新是世界各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新模式。然而,协同创新项目是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存在较高的风险性。以前的研究主要梳理了协同创新项目存在的各类风险,并试图利用知识管理能力来处理风险,以期降低风险影响,但以前的研究对风险如何影响协同创新项目绩效的机制尚不清楚,缺乏知识管理能力对处理风险有效性的有力证据,并且对各类知识管理能力和风险对协同创新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高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当前,中国的协同创新失败率高达40%~70%,导致这一高失败率的的很多问题,都超出了项目管理与多项目管理的工作范围而属于项目治理的范围,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承担。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多从人员、技术、资金、合作等方面研究协同创新项目绩效的影响因素,但是基于项目治理视角关于利益分配方式、合作模式等对协同创新项目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少。
  在总结了协同理论、项目治理理论、绩效评价理论等
全球气候变暖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国家与组织都十分关注,而目前减弱温室气体效应最有效的方式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政府和企业也应积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首先,本文在政府碳排放约束下,将企业社会责任以消费者剩余的形式进行量化,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分析碳排放约束、政府奖惩与企业社会责任对回收决策及碳排放量的影响。其次,基于低碳减排背景,本文又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直接体现在需求函数中,构建了三种不同社会责任运作模型,包括制造商选择实施社会责任行为、零售商选择实施社会责任行为、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承担社会责任行为。确
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在2006年被引入中国后,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8年开始对一些重污染企业采取强制披露社会责任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渐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十九大报告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新要求,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因为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社会责任的履行为企业绩效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然而仅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研究企业绩效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对企业绩效的提高也会产生影响,那么就需要选取合适的变量来衡量这种影响,其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