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文化生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巨大进步,对人类的精神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立合理的教育生态意识和系统,从而使人在创造世界的同时更好地创造自己,达到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中心问题。 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研究教育与其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适宜教育健康运转的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并呈“多维镶嵌性”。本文主要论述了规范环境中文化生态环境之于教育的重要影响,以及二者如何相互制约、协同发展、而至和合共荣的辩证关系。 文章首先追溯了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周易》以追求和谐为主题,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倡导“天人合一”思想,虽然这种人与外界环境的“合一”是恪守等级秩序的和谐,但却并未消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合中庸”中仍有进取精神,凭此而达到内外上下的通达合一。这就造就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大教育观”。而和谐的传统文化生态结构,使人在注意与自然的统一协和之外能够反观自身,达到内心深处的自我协和。中国传统文化确有局限,它的重整体轻分析造成教育笼统单一的课程观、统一的人才观,以及人才创造性的不足,但其极具超前性的生态意识,却可以疗救现代人的精神之病,弥补中国教育在盲目转型中的失误,为素质教育的人才设定提供借鉴。 接着文章将视点移至现代,讨论了势力强大的大众文化对教育的正负影响。认为大众文化的技术性促进了教育信息的传播,使“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远程教育”成为可能。而平面化的大众文化无法承担教化、批判、超越的使命,文化的大量复制也带来了主体性的缺失,人不再有“个性”,只是“大众(文化)”的影子和追随者,个体精神完全隐没了。大众文化的强大垄断性,造成了文化多样性的逐步消失,这样的一种文化生态危机,控制了人的发展,使人无法达到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人内心的协和。而在解决方式上找到了与传统文化的呼应。 在结语中,文章指出教育不是文化的消极受动者,也具有积极的反作用,且会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实现对文化的改造。于此,创造一个生态学意义上的和谐的诗意世界。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人民对于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农民在政治参与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让他们的合法的参与途径得不到保证,进而使他们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企业最稀缺的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激励本企业员工,我国一些企业效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实施了
<正> “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考察活动”的创意始于2001年冬,我受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之邀做艺术讲座。在新加坡温暖冬季的一个上午.时任德国卡赛尔文献展策展人的奥克维·恩
中国联通是我国三大通信运营企业之一,主要经营固定通信业务,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数据通信业务、网络接入业务和各类电信增值业务,
结晶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单元操作,结晶过程控制多以获得高质量和适宜粒度的产品为目的。实验研究了平面蒸发方法制备氯化钠再制盐过程中的蒸发速率、停留时间及搅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位于第七位,女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位列第十七。在中国,膀胱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泌尿系统肿瘤首位,男女发病比例
私募基金是一种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社会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基金方式运作的集合投资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非正规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先期进行
家庭环境和所受的私塾教育对苏颂成为科学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代皇帝与朝臣推崇医药学和天文历法的国策,百姓重视医药和天文历法的民俗,促成了举世瞩目的《本草图经》的
<正>陈陈陈这个小伙子非常优秀,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都很强,独立做过几个大型的舞台剧和各种实验表演,策划音乐节和展览。自己的乐队也搞得很高级,对各种新鲜玩意都是上手就会
期刊
氧化钴纳米材料已成为当前纳米科技领域的重要材料之一,有着非常广泛的工业应用价值。它的催化性质、超级电容性质和磁性质已被广泛研究,但如何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获得具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