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管降膜蒸发润湿性和换热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膜蒸发技术应用于制冷空调系统中能够大大减少制冷剂充灌量,让存在可燃性问题的新型低GWP制冷剂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其中,液膜以溪流形态流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降膜蒸发方式。溪流状的液膜,因为不能完全覆盖固体壁面,从而形成三相接触线。蒸发主要发生在接触线上,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该区域的蒸发加剧,其中涉及的流动特性和传热传质与液膜的润湿性息息相关。为了揭示制冷剂在降膜蒸发过程中的润湿特性,搭建了一个可视化的降膜蒸发实验系统用于观察R134a流动特性。使用配备有电荷耦合装置(CCD HV1351UM)的相机获得液膜的横截面轮廓,然后结合边缘检测技术和外形图像分析方法在过热条件下(0.2-1.8℃)对降膜流动接触角进行测量。结果表明R134a的接触角变化趋势以指数形式变化:(?)=12.12?0.343。此外结合接触角、润湿宽度、平均液膜厚度、轮廓面积等轮廓特征参数对管内液膜三种不同轮廓形状内凹形、平面形和外凸形分别建立了液膜轮廓模型。同时结合了轮廓特性建立了溪流液膜换热模型,分析了初始液膜特性。并且通过计算在不同质量流量、不同下降高度、不同壁面过热度时液膜传热系数分布情况,总结了液膜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最后对水在涂有超亲水涂层的金属铜壁面的降膜流动特性做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板温度接近饱和温度甚至出现一定过热度时,液膜剧烈的蒸发会使液膜收缩,在宏观上也表现为润湿宽度变窄,接触角增大。
其他文献
从新城市主义的理念入手,在现代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方法中加入院落及园林式景观等传统元素,并涵盖多样化户型选择,尊重现有地理环境和城市环境,力求建造一个人文型、生态型、
中风具有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尽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生存率也逐年提高。但存活的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致残,不仅对患者的预后、生存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据估计,我国每年花费在中风治疗、康复和护理上的费用高达100亿以上。但是对脑血管疾病积极
目的应用^99mTc-甲氧异晴(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判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疗效。方法54例冠心病患者在PTCA/支架术前、术后分别行运动+静息或静息+硝酸甘油
炭角菌目(Xylariales),隶属子囊菌纲,炭角菌亚纲(Xylariomycetidae),是一个世界性分布的真菌群(Lumbsch&Huhndorf,2011)。炭角菌目真菌具有的分类特征主要包括:产生发育充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文从八年级起采用的是“文白分编”的编排形式。分析研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选编情况指出:明确《桃花源记》作为“记事之文”的属性,有助于把握其教学
以威宁自治县统计数据、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ArcGIS10.2平台,对威宁县彝族村寨和回族村寨点在海拔、坡度、坡向三个地形因素上的分布进行空间分析,计算各个村寨点与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