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 PVT1对miR-30d-5p的调控及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ji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结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在肿瘤的进展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浆细胞瘤可变异位基因1(PVT1)是一个已知的长链非编码RNA,其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类似癌基因的作用。有研究表明PVT1在结肠癌组织及细胞系中高表达,但是PVT1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拟探寻PVT1对miR-30d-5p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为寻找新的结肠癌标记物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PVT1在正常人类结肠上皮细胞、结肠癌细胞系和60例成对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的表达水平。并评价PVT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的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联。然后构建敲减PVT1的细胞系,采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及侵袭实验检测敲减PVT1后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RT-q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iR-30d-5p的表达,并检测结肠癌细胞系在敲减PVT1前后miR-30d-5p的表达水平。最后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实验验证两者相互作用关系。三、结果在本研究中,PVT1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并与这些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生存时间有关。此外,PVT1在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类结肠上皮细胞,并促进了肿瘤在体外的生长和侵袭。而且进一步的实验表明,miR-30d-5p是PVT1的直接靶点,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PVT1表达呈负相关。四、结论这些结果表明PVT1可以通过海绵miR-30d-5p来促进结肠癌的转移和增殖,这可能为诠释结肠癌发展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在识别过程中加入噪声非线性干扰,利用MATLAB工具箱对字母进行模拟识别,搭建神经网络并且确定隐含层的个数,利用两类不同的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终实现字符识别的功能。
贵州电网公司以“促和谐”为主旋律,加快农电和谐发展,推进贵州城乡发展一体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服务贵州同步小康,交出一份暖心的民生成绩单。
贯休是唐五代时期的著名诗僧,他生活于禅宗大发展的时期,佛禅思想对他的影响巨大。本文着眼于发掘贯休诗与禅的内在联系,是对贯休诗歌研究的一种开拓性尝试。这不仅是对贯休
衬砌是在隧道洞身表面修筑的混凝土构筑物,是隧道的主要承重结构,衬砌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影响着隧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常见的现浇式衬砌通过衬砌台车在现场浇注完成,由于衬
目的 让临床医师、药师进一步认识阿司匹林哮喘(AIA),熟悉AIA的诊断方法、处理措施及发病机制。方法 介绍并分析1例布洛芬诱发危重AIA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 患者服用布洛芬后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