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并提出要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流动人口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的流动人口达到2.11亿人,其中女性约为1.05亿。这充分说明流动人口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群体。然而由于受到户籍制度和城乡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工作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中女性流动人口相较于男性受到的歧视更多,承担的压力也更大。因此,无论从发展时段还是发展区位上来看,选择具有代表性地域或者省份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流动女性的工作生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对国内外关于流动女性问题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立足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运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全面客观地分析湖南省流动女性婚姻生育、家庭关系以及劳动就业等基本状况的基础上,从个人特征、流动经历、社会因素等方面找出对其工作生活状况的影响因素,以期总结出流动女性的总体特征:,找出她们外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寻找她们难以融入城市的原因,并提出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个人特征、流动经历、社会因素对流动女性的婚姻生育状况有显著性影响;个人特征、流动经历、社会因素对流动女性的家庭关系状况有显著性影响;个人特征、流动经历、社会因素对流动女性的劳动就业状况有显著性影响。通过上述研究的结论可以石出,影响流动女性的工作生活状况的因素是很复杂的,针对她们遇到的困境,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流动女性的观念转变;提高培训水平,拓宽流动女性的就业途径;完善社会保障,保护流动女性的合法权益;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流动女性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