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逐渐地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的过程中,人们生产出了比历史上任意一个时期都要丰富的物质财富,而这样也造成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极度紧张的状况,更是出现了全球性的自然环境生态危机。就像马克思主义提及到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较低层次朝着较高层次逐渐变化和发展的有机体,人类文明在这一自然历史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一直被自然规律强烈地支配着,如果不遵循这些规律,人类的后果只能是得不偿失。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国生态文明状况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引导之下我国始终进行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以及建设,对生态文明的战略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包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四个全面”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及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这一系列措施,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地被置于相对突出且重要的地位,并由此获得了一系列建设性成果。行百里者半九十,现阶段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依然紧张,依旧存在着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资源紧缺等这一系列的严峻问题,这些问题亟需得到更好的解决。现在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角度来分析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在我国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上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章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为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本身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特征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论述,概括出我国的生态文明体系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具体关联,意在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层面来对现阶段国内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程度进行评判,谋求有利于促进国内生态文明事业发展的方略,以此来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有序推进。第一部分绪论,先是对该篇文章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国外和国内的总体研究现实状况以及所采用的相关研究办法进行了阐明。第二部分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观的理论作为基本出发点,对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及概述,其目的是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层面出发,更加充分地对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进行解析。第三部分简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的内在关系。论文第四部分围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结合我国的生态建设实际,简要概括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包括生态治理取得明显进展、生态法制逐步建立健全、生态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生态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等内容,随后分析了目前生态建设面临发展困境,包括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不成熟、经济增长模式较为滞后、国际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分析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尚未完全深入人心、生态文明的制度化建设滞后、经济发展方式有待优化、人类中心主义的消极作用等。在本文第五部分之中,笔者回归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概括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包括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和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结构、广泛开展环境外交,推动全球生态协同治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