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大气PM2.5理化特征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ngjia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我国以PM2.5污染为主的复合型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了解衡阳市大气PM2.5物理化学特征,本研究通过收集统计2015年2017年衡阳市6个国控点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全面分析了衡阳市大气PM2.5的污染特征;并通过现场采集冬、春季两个工业区及文教区的大气PM2.5样品,分析大气PM2.5的微观形貌特征,以及PM2.5中重金属元素和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得到了如下结论:(1)衡阳市大气PM2.5污染较严重,3年来大气PM2.5/PM10值一直高于50%,表明衡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主要以PM2.5为主。近3年PM2.5的季度分布和月度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季节上一直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征,且每年1月、2月和12月大气PM2.5超标率最高。(2)衡阳市大气PM2.5微观形貌特征主要有不规则形态、不规则积聚状、“蓬松状”和“团聚状”的球体。衡阳市大气PM2.5主要的元素组成有:C、O、Na、Mg、Al、Si、K、Ca、Zn、Fe、S、Ba、Ti,最主要元素有C、O、Si、Fe、Ca、Al、Cu。结合PM2.5的元素组成分析发现:松木工业园冬、春季PM2.5均属于硅铝酸盐/硅氧化物;衡阳钢管厂冬季PM2.5属于烟尘集合体和矿物颗粒,春季属于铁氧化物颗粒;湖南工商职业学院冬、春季PM2.5均属于硅铝酸盐/硅氧化物;南华大学红湘校区冬季PM2.5属于烟尘集合体,而春季属于不规则形状碳质颗粒。(3)衡阳市冬、春季PM2.5中重金属(Pb、Cd、Cu、Zn、Ni、Fe)时空分布特征较明显。除湖南工商职业学院以外,其他三个点位冬、春季PM2.5中6种重金属的污染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衡阳市PM2.5中重金属污染较稳定,但工业区PM2.5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明显高于文教区,且大气PM2.5中重金属Cd具有极强的生态风险,Pb和Cu风险等级相对较低,而Zn和Ni的风险等级最低。(4)衡阳市冬、春季PM2.5中碳组分(OC和EC)均表现为松木工业园>衡阳钢管厂>南华大学红湘校区>湖南工商职业学院,主要与污染排放源类型及强度有关。而时间上,两个工业区OC和EC在PM2.5中占比呈现冬季>春季的特征,两个文教区呈现出春季>冬季的特征。最后,本研究成果对衡阳市相关部门开展大气PM2.5污染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追溯制度,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在药品电子监管码暂停引发行业大震荡之后,国家食药监总局在4月29日发布公告,公开征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环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
报纸
目的:观察Fah-/-小鼠对NTBC的药物依赖性,更详尽的掌握该模型的生物学特征,使该模型得以更有效的利用.方法:Fah-/-小鼠NTBC停药后,观察小鼠体重变化、生存状态、生存时间,定期
本论文以明清公案小说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选题缘由及有关此选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明清公案小说略说,共分为三节。第一节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按照时代顺序对公案小说的源流进行系统的梳理;第二节对明清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公案作品进行分类概说;第三节聚焦到选题中的现代观照,分别梳理公案小说和法理的界定,最后将其两者进行对比观照,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如今,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竞争激烈是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原因
在工程实施阶段,建设单位的管理控制主要体现在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规范有效的造价管理,是实现工程质量和进度目标的重要保证。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是动态的过程,贯
一谈到产品的竞争力,不少企业往往从产品质量、价格入手做文章。的确,价廉物美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因素。但事实上,我们日常谈论质量这一产品竞争力要素时,从竞争对手角度考虑
会议
项目地点:中国台北设计面积:约30平方米参与设计:藏弄设计团队设计材料:白雾压克力漆、灰镜、黑铁雾面、台面人造石、15mm清玻璃、压克力贴纸、灰橡木PVC地板摄影师:王基守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骨密度越来越成为人们,特别是老年人所关注的生理功能指标。本文所介绍的测量骨密度的仪器标志着国外在这方面的新技术发展。
梁钊韬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在学术研究以及学科建设上为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对他的学术生涯进行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