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一国经济的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高效、稳健发展需要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还不尽完善,对于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本文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涵义界定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出发,以经济法的独特视角着重阐述国有商业银行在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治理以及以银行监管为主要方面的外部治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理基础上,通过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国际性比较,积极探索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些措施和建议,以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高效、健康、有序的发展,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以迎接全球经济的挑战。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首先对于公司治理进行概念上的辨析,通过对强调传统的股东利益至上理论与强调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之间的比较分析,运用经济法整体利益的理念,得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有关商业银行内部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组织框架和制度安排,是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的有效结合。其实质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机制以达到商业银行内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之间以及外部相关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力制衡。同时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进行相关阐述。接下来从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入手,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在股权结构、社会功能、委托代理关系、更高风险性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它商业银行的特点,进而深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必须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目标、内部治理机制以及外部治理机制。第二章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与问题辨析。本章分别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剖析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中内部治理机制主要分析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等方面,而外部治理机制则主要阐述了银行监管方面的内容。通过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但股东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董事会结构不尽完善、董事选择机制缺失、国有股董事的两难境地、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不明显、对高管层缺乏长期激励成分等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最大障碍。同样,在外部治理机制中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制度体现着外部监管严格、内部监管弱化的特点,但在监管法律体系、银行信息披露、对监管机构的监督、监管体系协调机制等方面仍然需要加以完善。第三章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本章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以经济法的独特视角,分别从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措施。其中在充分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的几点思考;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几点建议;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以及对银行业监管的启示,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监管的几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