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2011年汾河流域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im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及山西省最大的河流,汾河流域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作为该区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源,其空间变化规律影响着地表水资源的分布规律,进而影响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汾河流域154个雨量站1971~2011年逐月降水数据,对汾河流域(FHRB)及其上游(TUR)、中游(TMR)和下游(TLR)的年、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次年2月)和汛期(6~9月)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4种突变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累积距平法、Yamamoto法和滑动t检验法)和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对降水时间趋势、突变和周期规律进行分析,结合流域地理环境和数据统计结构,通过GS+和GIS地统计模块检验并选择最优空间插值方法对降水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趋势分析:汾河流域近41a的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为-6.0 mm/10 a,春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为5.3 mm/10 a,夏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为-10.0 mm/10 a,汛期降水量变化趋势为-7.2 mm/10 a,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为6.6 mm/10 a,冬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为0.2 mm/10 a;中游、下游与汾河流域在各时间尺度上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年、夏季和汛期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上游除冬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外,其他各时间尺度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这与上游为山地型流域,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中游和下游有关;各时间尺度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Z>0.10)。(2)突变分析:汾河流域近41a的年降水突变发生在1979年和1997年,春季降水突变发生在1975年和1980年,夏季降水突变发生在1982年,汛期降水未发生突变,秋季降水突变发生在2000年,冬季降水突变发生在1980年和2000年;结合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类降水突变年份,得到1979年、1980年和1997年为较典型的降水突变减少年,2000年和2007年为较典型的降水突变增加年;汾河流域的汛期降水量、下游的年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未发生突变,与汛期降水较多,或下游所处纬度较低,年降水较多,对气候变化不太敏感有关。(3)周期分析:汾河流域近41a的年降水主周期(由主到次)为2 a、32 a、6 a和4 a,春季降水主周期为32 a、22 a、7 a和4 a,夏季降水主周期为6a、4a和16 a,汛期降水主周期为4 a、32 a、6a和14 a,秋季降水主周期为9 a、2 a、32 a和22 a,冬季降水主周期为15 a、6a、4a和32 a;汾河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降水振荡周期在各时间尺度上均具有相似性,各降水序列在2011年后,长时间尺度范围的多雨期等值线未闭合或少雨期等值线已完全闭合,意味着较之2011年的前20年甚至更长时间,2011年之后的较长时间范围内,汾河流域各类降水可能均较多。(4)空间分析:汾河流域各时间尺度降水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相关系数均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说明降水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和植被对降水的响应;随海拔的增加,各类降水量极显著增加;随纬度的增加,各类降水量极显著减少;随经度的增加,年、汛期和秋季降水量(极)显著减少。汾河流域、中游和下游的年、夏季和汛期降水量均为南多北少,山地多盆地少,最低值位于太原盆地中部,等值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在春季和冬季,降水由南向北递减,等值线呈东西走向;秋季降水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等值线呈西北-东南走向;上游除春季和冬季降水较均匀外,其他时间尺度降水量均表现为西部山地多,东部山地和中部河谷较少的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1.观察经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外用治疗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及复发时皮损基因表达变化及γδT细胞在皮损及外周血的改变;2.构建模拟临床GC治疗后银屑病复发的小鼠模型;3.观察分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γδT(γδT17)细胞是否与GC治疗后银屑病复发相关;4.γδT17细胞在皮肤与外周之间的迁移是否是导致银屑病复发的关键因素;5.
深入理解与阐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或话语理论的关键在于,不能将其简约或虚化为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共政策概念或术语,而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移植至CCl4所致的肝硬化大鼠体内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5只,
我们要实现中原崛起,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装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是科
本文论述领军人才的内涵、特征,在优势学科群建设中的开拓、引领、融合和人才培育作用,提出领军人才是优势学科群建设的核心因素之一,同时讨论培育领军人才,推进优势学科群建
当代艺术倡导新奇特,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求相吻合.将其引入美术教育中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发展要求,能够给美术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因此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