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rbB2属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不适当活化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乳腺癌、卵巢癌、胃癌等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25~35%的患者发现有erbB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的现象,表现为肿瘤侵袭性增强、患者预后差。erbB2作为肿瘤生物治疗的靶点,针对erbB2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成为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物治疗手段。目前常用的重组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fragment,scFv)虽然对实体肿瘤穿透性强,但是有抗原亲和力不高,半衰期短,容易被机体清除,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在抗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中抗人P185scFv-Fc-IL-2融合蛋白(HFI)由抗erbB2scFv、人IgGl的Fc段、IL2三部分组成,分子量为66 KD,仅是完整抗erbB2单克隆抗体的三分之一,能与肿瘤细胞erbB2胞外区特异结合,并且具有IL广2的生物学活性,在靶向肿瘤细胞的同时,其携带的IL-2在肿瘤微环境中激活免疫效应细胞,可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在本研究中,将HFI作用于SKOV3、MCF-7、SGC-7901等肿瘤细胞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通过体外实验阐明HFI调变肿瘤细胞表面分子、激活免疫效应细胞和介导细胞毒作用的抗肿瘤机制,为HFI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1.HFI不同程度地降低SKOV3、MCF-7、SGC-7901肿瘤细胞erbB2表达水平,有利于阻碍erbB2介导的增殖信号的转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2.HFI与SKOV3肿瘤细胞表面erbB2结合后,上调表面杀伤相关分子ICAM-1、Fas表达,有利于与免疫效应细胞紧密接触,提高对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敏感性。
3.HFI对人PBMC具有明显的激活增殖作用,表面活化分子CD25表达明显增高。活化的PBMC中CD3<+>CD8<+>T细胞和CD3<+>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介导细胞黏附结合和免疫反应的表面分子LFA-1、FasL表达增高,杀伤相关介质穿孔素的表达水平和膜相关TNF杀伤活性显著增强。
4.HFI活化的人PBMC对不同erbB2表达水平的SKOV3、MCF-7、SGC-7901肿瘤细胞的LAK样杀伤和对K562细胞的NK样杀伤作用均显著增强,其机制可能通过LFA-1/ICAM-1、FasL/Fas途径介导,与杀伤相关介质穿孔素和膜相关TNF活性增强有关。
5.HFI能够介导人PBMC对SKOV3、MCF-7、SGC-7901肿瘤细胞的ADCC杀伤作用,其杀伤率随靶细胞表面erbB2表达水平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