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轴向置钉的相关实验研究,观察解剖标志及影像学特点,明确置钉位置与体表解剖标志的关系,在临床上进行初步的应用。方法:(1)通过对2例3D打印模型、4具足部标本、4例重建的模型轴向置钉,得出置钉位置与体表解剖标志的关系。(2)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一科自2019年08月至2020年06月医治的13例跟骨骨折患者轴向置钉,调取我科在2018年09月至2019年07月利用经验的11例病例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轴向置钉的相关实验研究,观察解剖标志及影像学特点,明确置钉位置与体表解剖标志的关系,在临床上进行初步的应用。方法:(1)通过对2例3D打印模型、4具足部标本、4例重建的模型轴向置钉,得出置钉位置与体表解剖标志的关系。(2)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一科自2019年08月至2020年06月医治的13例跟骨骨折患者轴向置钉,调取我科在2018年09月至2019年07月利用经验的11例病例作简单的对照,对两组患者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并发症及AOFAS评分作比较。利用SPSS23.0统计分析所有收集的数据。结果:(1)在跟骨后结节处建立六宫格,将中心处相交的两点作为内外侧导针及螺钉的进针点,观察出针点得出,内侧导针经过第3、4跖骨之间,外侧经过第4、5跖骨之间;从逆向工程软件中得出,跟骨轴向螺钉从跟骰关节面横径的中点到最内侧的置钉角度为(8.04±0.28)度,到最外侧为(6.85±0.48)度。(2)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术后均未出现皮肤感染、坏死及开裂的情况;研究组的透视次数与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减少;研究组AOFAS评分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AOFAS评分在末次随访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验得出轴向螺钉的进针及出针点,明确置钉位置与体表解剖标志的关系。在临床初步应用中,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短期疗效相当,但研究组较对照组能提高手术效率,减少透视次数与手术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有无保髋手术史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的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9年作为研究组的有保髋手术史行THA的DDH患者36例(46髋)与作为对照组的无保髋手术史行THA的DDH患者37例(46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运用非靶向脂质组学技术分析绝经后女性的血清脂质成分的差异,为寻找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的汉族自然绝经女性共147例。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测量其腰椎(L_1-L_4)、左股骨颈和髋部的骨密度值和T值,依据腰椎(L_1-L_4)的T值大小,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共36人、骨量减少组(B组)共56人和
目的:探讨单纯骨水泥固定高交联聚乙烯内衬更换技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传统聚乙烯内衬磨损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9年6月行保留假体单纯更换传统聚乙烯内衬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18例(19髋)患者进行随访,男4例(4髋),女14例(15髋),年龄22-72岁,平均(47.42±15.62)岁,初次置换与翻修手术间隔2-16年,平均(10.00±4.20)年。翻修原因均为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并急诊行手术治疗患者共计189例,男性160例,占84.7%,女性29例,占15.3%,年龄分布为46.35±9.17岁,记录患者入院24小时内相关检验结果,依据患者在我院住院期间转归情况(存活或死亡)分为
目的:探讨公职人员之乌鲁木齐市中水磨沟区的血清尿酸程度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关联。方法:收取2018年06月到2019年06月于本院参加健康筛查的公职人员,取所有人员的一般资料,均检测MS相关的指标(BMI、HDL-C、LDL-C、TC、TG、SUA、DBP、SBP、FPG)及各组分(高血糖、高血压、过重、血脂紊乱)患病情况,最终366例入选,依有无高尿酸血症分成高尿酸血症组(HUA)和正常尿酸组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神经外科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102例因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6个月随访中生存。根据Evans脑积水诊断标准,分为脑积水组(15例),非脑积水组(87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创伤性脑积水的潜在风险。结果:
目的:评估300例完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的手术质量,讨论学习过程,总结初学者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单一术者300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将300例患者按手术时间的前后顺序进行编号并分为连续的三组,即A组(手术日期为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B组(手术日期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C组(手术日期为2018年11月到2020年7月),每组100例,每组分为5个序列,对比体
目的:系统评价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与不放置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万方数据库、CNKI、Web of Science,搜集关于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与不放置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20年8月。有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偏倚风险。用统计方法Rev Man 5.3和Stata进行M
目的:分析和讨论C-臂引导下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的研究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PBC治疗的55例患者手术疗效以及并发症。本次研究我们纳入总共55例患者,55例患者常规术前行内听道核磁平扫等,进行详细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袖状胃切除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LSG+HHR)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从而评估袖状胃切除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肥胖合并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2例,其中33例合并食管裂孔疝并行LSG+HHR术,其余39例单纯行L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