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题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已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特征之一。休闲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影响到人能否完整、全面、健康地发展自己。对休闲文化的美学思考,试图通过对休闲与人生价值的思索重新厘清人的文化精神坐标,进而促进对当下休闲生活的自省,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和对真正幸福生活的认同。 二、研究后的心得在对休闲进行美学思考的过程中,对休闲的定义是本文讨论的基础,因此,本文用了较大篇幅对休闲的定义、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的闲暇时间观进行了界定和介绍。本文定义下的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成为人”意味着摆脱“必需后”的自由;探索和谐与美的原则。休闲与审美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游”、“乐”、“畅神”、“怡情”和“品味”等概念无不与休闲相通,西方美学中的“游戏”、“超越”和“自我实现”等观念也都与休闲彼此沟通。休闲的状态成为了审美的前提和条件,休闲的时间和精神状态使审美成为必然。这种方式的行为可能促成艺术的再创造和为审美提供时间和对象。其次,审美文化内涵直接关系到休闲生活的质量及其对于人性生成的意义。 休闲是以存在与“成为”为目标的自由,这是符合人的本质的“内在尺度”,它体现了人<WP=3>的本质的节律形式。只有适合于这个内在尺度的生成需要,从而使之在人的本质和生命水平上得到激活和调试的状态和方式,才对人具有肯定性的意义因而使之也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三、内容要点 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人类休闲观念的发展、马克思的“闲暇时间”观的启示等两个方面论述休闲的观念与特点,下编从一个流行美学观念的辨析、休闲与审美的基本关系、当前休闲文化的审美提升三个方面谈休闲与审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