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公民的心理意识、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必须跟随发展,这无疑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我国开展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并于2018年1月出版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标准里,提出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型学科课程”等关键词,并建议教师以议题式教学的方式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当前,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使用议题式教学,既有“喜”,又有“忧”。本文从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情况出发,深入剖析教师使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主要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是引言。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第二章是议题式教学的概述。主要阐明了议题式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特点、理论依据,以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价值等。第三章是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现状。通过调查后得知,当前教师与学生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议题式教学的态度逐渐趋于认同与接受,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现有的议题式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参与议题式教学、学校原有的教学条件不便于推进议题式教学等。第四章是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经过对多个主体进行分析,得出的原因包括教师运用议题式教学的专业素养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学习议题式教学理论知识的途径单一、对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不熟悉、对运用议题式教学的突发情况处理不当等;学生原本的学习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忽视对知识的活用、合作探究效果不佳、学习贪图方便快捷等;学校管理者对新课程标准的执行不严,主要表现为对新课程标准的钻研不透彻、对教学工作的检查避重就轻、对教学条件的优化意识薄弱等;教育行政部门对议题式教学的指导工作不细化,主要表现为对议题式教学的培训和推广重视不够、对议题式教学的使用现状掌握不充分等。第五章是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提升对策。从各个主体出发,有的放矢地提出对策,包括教师通过夯实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遵循议题式教学的运用原则、把握议题式教学的关键环节、重视运用议题式教学的注意事项等提升运用议题式教学的质量;学生通过转变学习习惯、丰富课外知识储备、优化合作探究能力、进行学习反思等提高参与议题式教学的水平;学校通过自主组织学习讨论活动、诚邀专家学者到校交流、完善校内教学活动条件、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等为教师运用议题式教学提供便利条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定期组织教师研修培训、建立教学资源库、加大教师评优奖励力度、开展教学调研工作等发挥指导议题式教学的作用。
其他文献
教育专家工作室是新时代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兴项目,是对21世纪教师队伍改革呼唤名师名家和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行动回应。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陆续推进教育专家工作室的建设,结合国家和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本土化、特色化的教育专家工作室逐渐活跃在教师培训领域。由此,本研究以运行指向学校改进的广州市X教育专家工作室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个案法、调查法、文本分析法,探究加入工作室的校长、教师何以促进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尤为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不再是单纯地对课本中知识的掌握,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得以体验与实践。本文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研究”符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对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发展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
本文以在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同伴交往问题为对象进行小组实务的个案研究,以新乡县L儿童救助中心的在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社会技能训练小组为例,阐述和分析在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社交行为技能缺失、社交认知技能缺失和社交情感技能缺失状况,并以此为服务介入点。本研究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融入到小组活动中,活动内容注重运用认识和表达情绪、感受和调节情绪、建立自信心训练、学会倾听和沟通、
自然保护地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自然遗迹和风景资源的核心载体,是维护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的基石,在我国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生态规划和自然保护地理论,在学术层面,探讨了区域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规划路径和规划方法;在实践层面,规划了科学合理、具有湾区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之在维护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基础作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
近年来,随着“汉文化热”现象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加入到学习汉语的队伍中,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愈发受到学界的重视,将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将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异国环境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还可以促进当地地域文化的传播,增强地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有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副词因其意义多变、位置灵活等特点,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难点。推测性副词作为副词下的小类,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本文以对外汉语各个大纲以及《发展汉语》、《HSK标准教程》、《轻松学汉语》这三本教材中出现的37个推测性副词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推测性副词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量化统计。通过考察推测性副词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使用情况,我们将学习者的偏误分为以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增量用地的减少,开发存量用地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城市街区中的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是文化认同的根基,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广州荔湾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时指出要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让城市保留共有的集体记忆与文化根基。区别于街区规划和公众参与研究,本文运用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街区微改造中的多元主体间关系。街区微改造中的多元主体间关系纷繁复杂,通过历史回顾总结社会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堂课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提问的好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目标生词或者结构等是否理解,通过提问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可理解输出,让学生真正掌握汉语的言语交际功能。笔者以四位新手教师和四位熟手教师课堂提问为例,从提问有效性、提问策略、提问的多样性、提问后学生的焦虑、提问主体和提问反馈后行为六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课堂录音获取语料,并且结合问卷调查和
本文旨在将园艺疗法运用到二孩妈妈心理压力调适的实务实践中,以探索园艺疗法在二孩妈妈心理压力调适的疗效,总结出园艺疗法应用于工会社会工作实务的经验。本文选取珠三角的在职二孩妈妈小组为案例,阐述和分析了二孩妈妈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身体变化、情绪压力、社会支持不足产生的心理压力。以园艺疗法为主要手法开展园艺小组活动,以植物栽种到收获成果、植物扦插、组合盆栽、干花作品创作,园林景观欣赏等技术帮助服务对象体能锻
我国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由于民办高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里处于弱势地位,无论在资源获取及社会认可度等各方面都存在不足,相对公办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尤为突出。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来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复杂性是由众多因素形成的,这也决定了高校的就业指导不能单靠某一手段就可以解决的。社会工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