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加电场导流驱油技术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一种高效开采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岩石、油、水三者的电性差异,通过物理场对饱和流体的岩石介质施加影响,使地层中发生各种电化学效应以及电渗、电泳等多种电动力学效应,从而改变油水的渗流规律。本文从流体基本运动方程出发,初步建立了外电场作用下缝洞介质内单相渗流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有限元求解方法,推导了有限元方程的数值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文献中缝隙网络单相渗流和弯管中单相电渗流算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和文献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1.27%,验证了外电场作用下缝洞介质单相渗流数值模拟有限元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外电场作用下缝洞介质的渗流机理,给出了外电场作用下缝洞中速度、压力和电势分布,结果表明电场能有效增加缝洞中流体的速度;缝洞的存在对等压线和等势线的分布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设计了不同径宽比、不同洞密度和不同洞隙度的三类16个二维缝洞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外电场对不同缝洞结构介质中单相流体(水)渗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电场可有效增加缝洞介质中流体的渗流速度。电场强度在0~5V/cm范围内变化时:不同径宽比模型渗流速度是无电场作用下的1~10.2倍;不同洞密度模型渗流速度是无电场作用下的1~5.8倍;不同洞隙度模型渗流速度是无电场作用下的1~4.5倍。在相同压力梯度和电场强度的情况下,电场对渗透率较小的缝洞模型渗流影响较大。研究了不同缝洞模型的非线性渗流特征,结果表明模型渗透率越大,越容易出现非线性渗流;在三类模型中,不同洞隙度模型更容易出现非线性渗流。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采用电场方法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应用电场方法提高缝洞型油藏的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