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西文翻译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415722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复(1853—1921),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在中国近代史上享有“近代西学第一人”的美誉。他曾被清政府派往英国留学,并在英国留学期间对英国的文化有过深入的认知和研究,回国后根据早年的经历并结合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现实环境的需要,长期投入于翻译和教育事业,倡导向西方学习。严复从执教洋务派创建的北洋水师学堂到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从翻译《天演论》到《名学浅说》,可谓是贡献颇多,为近代中国人才培养和思想的启蒙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严复的西文翻译研究,从写作思路上看是在对严复走上西文翻译之路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严复的中西文化观以及在此指导下的西文翻译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以深入分析和探讨严复西文翻译对近代中国的启蒙影响。从写作内容上来看,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严复从事西文翻译的必由之路。从严复的性格趋向、主要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甲午战争是严复思想转变的契机三个角度,对严复最终走上从事西文翻译之路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第二,严复的文化观与西文翻译。首先结合严复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对严复中西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严复在中西文化观指导下的西文翻译内容作了总结,最后对于学界广泛关注并引起讨论的严复的文化观是否一致性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认知。   第三,严复西文翻译的思想启蒙。严复之所以能成为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家,主要是通过西文翻译所体现的一种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代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崭新阶段。这一章主要是从思想启蒙及其效应、思想启蒙与近代改革、思想启蒙与教育救国三个角度对严复西文翻译的思想启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认知和总结。  
其他文献
水力压裂是煤层气直井储层改造的主要方式,但在改善储层渗透性的同时会对煤层气开发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基于对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水力压裂生产实践研究,总结了压裂带来的增大
俞正燮考据学的背景独特。一方面,俞正燮生活在清代嘉道时期,国势由盛转衰,考据学正处于转型之际,而女权主义已孕育着一些变革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俞正燮独特的人生阅历和学术品格
辽王朝雄起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带,长期以来,这个盛大的北方草原王朝一直被定位为草原型的内陆帝国,而忽视了它的濒海特点。辽南京地区地处辽王朝版图的最南部,东部濒临渤海,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围棋的自觉时代。围棋从受人鄙视的“小艺”走向了高雅文化的殿堂,与琴、书、画、并称,成为中国文人身份的标志和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时期围棋的
行台,最早出现在曹魏,是随皇帝出征、出巡而产生的行尚书台,具有临时中央政府的性质。两晋时期继承了曹魏时期行台的性质,为谋复晋室,大臣们设置了许多以皇权为核心的行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