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1952-),是近年来比较出名和受关注的华裔女作家,她发表了多部小说,被认为是华裔文学界最具代表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很多小说被国内外读者所喜欢和熟悉。她的作品被看作是研究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关系的范例和代表。她以其独特的审视角度和中西文化结合的特殊身份,另辟蹊径,通过特殊的选材和内容表达一些重要主题及思想。《接骨师之女》是她的第四部作品,同时也被评论界认为是她继《喜福会》之后最具个人自传性质的一部代表作。谭恩美独具匠心地安排叙事方式,将一个故事镶嵌在另一个故事中,展示了三代中国女子的生活空间和心灵世界。与以往的作品不同的是,这部作品围绕两对母女的矛盾与和解展开,被认为是谭恩美母女关系书写主题的升华与总结。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有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在《接骨师之女》中存在许多二元对立的现象,本文旨在从结构主义理论核心观点——二元对立这个的视角来分析这部小说。二元对立虽然是一个事物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但是它们并不是完全独立于另一方而是互补存在的。本文试图通过不同的角度逐一剖析体现出的二元对立现象。论文分为五部分,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和《接骨师之女》这部作品;并简要回顾了《接骨师之女》的研究现状;接着对二元对立理论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其起源和发展,阐述了二元对立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可行性;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论文的结构。第二章主要从作品的三位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及两对母女之间的关系上,分析各自存在的一些对立。首先,论文对小说中三位女性人物内心的强烈冲突进行了分析,这些冲突体现出她们性格上的二元对立。其次,论文分析了小说中两对母女相互之间存在的冲突与对立。通过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塑造中体现的几组二元对立,作者试图探寻三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母女之间冲突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他们最终都能够走出困境并且达成和解的结论。通过这部分的分析,作者希望得出一个结论,即谭恩美塑造作品中人物及其命运的目的,并不是根本的对立,而是为华裔女性解决困惑,达成和解找出道路。第三章转向作品的写作技巧,除了对人物的塑造中存在二元对立之外,作品的写作技巧中也充分体现了二元对立的现象。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更进一步理解谭恩美的写作方法与她要传达的思想之间的关联:小说提供的背景时间既有现在也有过去,这种时间上的对立,能够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母女两代人不同的时代背景,他们对家族的记忆对自身及下一代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于小说空间的设置,故事的发生地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间穿梭,表现出两代人不同的生活环境,体现出谭恩美作为华裔作家希望在作品中更加深刻地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期望达到中美文化的融合;在故事的叙事人称上,谭恩美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叉进行,使读者能够对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有更加深刻、具体的理解。第四章对小说在文化方面体现出的二元对立进行解读。作为华裔女性作家的重要代表,谭恩美总是试图在她的作品中表达她对于中美两国不同文化的观点。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对中美两国人民截然不同的信仰、婚姻观以及家庭观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表明谭恩美一方面希望在作品中表现出两国文化中存在种种的冲突,另一方面更寄希望于两种不同的文化最终能够和谐共存,达成和解。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了文章的研究意义。在这部小说中,二元对立现象比比皆是,基于对小说人物、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文化三方面所体现出的二元对立进行解读,可以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华裔女性在她们追求个人幸福、确立身份的过程中面临着冲突和矛盾,然而她们最终能够寻找到一条和解之路。同时体现出谭恩美对于华裔女性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表现出肯定以及积极的态度。总而言之,二元对立理论的运用有助于深入分析小说的主题并理解人物性格,最终找出不同文化背景下解决冲突和对立的出路。本论文对小说《接骨师之女》从二元对立角度的阐述希望能为读者和学者们研究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希望读者在认识和了解二元对立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同时,对谭恩美的写作意图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