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每天1200mg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个月,以病情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和生活质量(St.George问卷评分)为指标,相对与安慰剂的有效性。方法1、以便利抽样原则抽取2009年8月到2011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在40-80岁(包括40,80岁的)40例患者。诊断标准为2009年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而且在近两年内有2次急性加重,不考虑住院和非常重度的患者(FEV1<25%预计值)。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患者接受N-乙酰半胱氨酸或安慰剂治疗机会相同,各有50%。2、研究期间,患者需要到医院就诊7次,研究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服药情况。除此之外,研究人员每月对患者病情进行电话随访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意见。3、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每天分别于早、晚餐后5分钟口服1片试验药物并要求患者随时将自己的不适及其他用药记录于发放的日记卡上。当出现重大的疾病或需要住院等情况,特别是肺部症状加重时,及时与研究人员取得联系。4.本研究不允许患者在平稳期间使用系统性抗生素、口服或非肠道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祛痰剂,粘液溶解药,镇咳药和抗氧化剂。患者必须使用这些药物中的任何一种时,需要把该药记录于日记卡中,并通知研究人员。5、肺功能检查。患者于访视期进行的肺功能检查,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完成。6、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调查。每位受试者在入组前及用药后第12个月末根据统一指导语,独立填写,受试者不理解的部分由专业人员进行讲解。SGRQ问卷有50个条目,由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三部分组成,评分分为3个小分值和一个整体分。结果1、筛选合格40例患者中共完成36例,其中N-乙酰半胱氨酸组19例,安慰剂组17例。失访4例。两组患者入组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N-乙酰半胱氨酸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 P>0.05,无显著差异。安慰剂组治疗前后FVC%、FEV1%,FEV1/FVC, 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中FVC%,FEV1/FVC(L)FEV1%P<0.05,差异有显著性。2、N-乙酰半胱氨酸组患者治疗前后SGRQ问卷的呼吸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总分值,P<0.01,有显著性差异。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各部分生存质量评分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呼吸症状评分P>0.05无显著差异,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总分值,P<0.05,差异有显著性。3、N-乙酰半胱氨酸组和安慰剂组比较,两组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以降低中重度COPD患者年急性加重次数。2、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以稳定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3、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提高中重度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