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络模型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we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中使用的稳定计算数据常将配电网络简化等效为等值负荷接入主网。但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并入配网的电源不断增多,使得原来呈放射状的配电网络逐步演变为一种遍布电源和用户互联的网络,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由配电网负荷端向主网供电的负负荷。不同潮流方向的负荷逐渐使当前电力系统仿真中配电网络模型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迫切需要改进目前电网稳定计算数据的构建方法,建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精确程度更高的配电网络模型。为深入研究负负荷对电网暂态稳定仿真计算结果的影响,首先以三区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负负荷上网容量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而阐述了其影响机理;以某省区电网为工程背景,检验了规律性结论的正确性。研究表明:负负荷上网容量的增加将降低电网的暂态稳定水平;负负荷上网容量越大对电网暂态稳定计算结果影响越大。基于大量仿真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定义了地区上网负荷百分比Xi,并指出在Xi>16%的地区电网中负负荷对暂态稳定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须为该地区建立精确程度更高的配电网络模型。从而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网并网电源的稳定计算数据构建方法:根据Xi划分电网各地区,Xi≤16%的地区沿用目前稳定计算数据,Xi>16%的地区主网部分沿用目前计算数据、配网部分采用考虑110k V及以下并网电源的配电网络模型。该方法将电网稳定计算数据详细构建网络延伸到了富含并网电源的低压网络,提高了稳定计算数据的精确度,避免了在PSASP中大量负负荷带来的暂态稳定计算结果偏差,使仿真结果更符合电网运行实际。应用上述方法,以某省区电网为工程背景,系统地比较了电网稳定计算数据中采用不同配电网络模型对其暂态稳定水平的影响。在对电网受电比例与暂态稳定状态存在的关联性的研究基础上,比较并分析了电网采用目前使用的与本文提出的配电网络模型时的关联规律,更深入地揭示了配电网络模型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采用的电网稳定计算数据中加入了考虑并网电源的配电网络模型后,暂态稳定水平将有所提高;建议在电力系统仿真时,考虑上网负荷百分比超过16%的地区中并网电源为主网提供的动态无功支撑作用,将目前使用的配电网络模型改为采用考虑110k V及以下并网电源的配电网络模型。本文的研究对实际电网的规划设计与运行调度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枯竭两大问题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暖、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应对气候变暖要取得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各行业对电力的依赖增强,对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高效、清洁、安全、可靠、交互为主要特点的智能电网的实现,离不开精确的负
本文从信息熵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类满足电力系统多方面需求的控制器。首先,分析了最小熵控制器与次优H∞控制器的关系,证明了二者的等价性。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