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重点探讨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与城市化及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理论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实行自上而下的官僚治理模式,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治晋升,会努力提高本地区的GDP增长率。当财政分权程度扩大,即地方官员拥有更多的财政决策权力时,倾向于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城市部门,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本的边际回报率,吸引更多的高能力劳动力和资本流入,提高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偏向城市的支出结构将对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政府将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于城市部门,导致城市部门的劳动边际产量提高,城市部门工人的工资水平也就相应提高,这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偏向城市,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扩大了城市规模,吸引更多高能力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入,为外来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根据上述逻辑,我们就能够得到如下两个命题:1.财政分权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2.财政分权能促进城市化。在文章的经验研究部分,笔者利用1994年—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样本构建了面板数据,并通过计量经济分析,验证了上述两个命题。经验研究的结论是明确的,财政分权促进了城市化,同时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除此之外,本文还为未来我国推行财政体制改革、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及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等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